叔子邻家儿,探环记前身。
次律求师后,一悟了宿因。
我亦清源洞,蜕骨岩下人。
误堕声利区,驱驰丧其真。
所以付樽酒,都忘贱与贫。
惜无还丹术,高举遗世尘。
悠悠笙鹤期,旷望三山津。
【注释】1.叔子:指晋王衍。2.探环记前身:指王衍年轻时的游历和交友。3.次律求师后,一悟了宿因:指王衍在洛阳与石崇、潘岳等人交游,后来领悟到“贵尚气力”的错误。4.清源洞: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位于今山西芮城境内。5.蜕骨岩下人:指王衍曾隐居于山中的岩洞中,过着隐者的生活。6.声利区:指权贵们的享乐之地,即权门富贾们争夺声名和利益的地方。7.樽酒:指饮酒。8.都忘贱与贫:指忘却自己的卑贱和贫苦。9.遗世尘:指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动。10.悠悠笙鹤期:指对神仙生活的期望。11.三山津:传说中蓬莱仙岛所在之处,位于今山东半岛东南端。
【赏析】这首诗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杂诗》七首之一。全诗共八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4句)写诗人少年时的志趣和经历;第二部分(5-8句)写诗人晚年的归隐生活和对世俗生活的鄙弃;第三部分(9-10句)写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远离喧嚣尘世的愿望;第四部分(11-12句)写诗人希望像神一样自由地生活在世上。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薄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