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白铜鞮,下踏扬州郭。可怜扬州儿,弃戈甘面缚。
大堤女儿何命薄,青年坐失荣华乐。荡子功成未肯归,闭门三月杨花落。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襄阳白铜鞮:这是诗的开篇,指的是地名襄阳,白铜鞮则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具有特定含义的地方。

  • 下蹋扬州郭:意味着诗人从襄阳出发,踏过扬州城的城墙。

  • 可怜扬州儿:这里的“扬州儿”可能指代那些在扬州城被征召入伍的士兵,表达了对这些士兵命运的同情。

  • 弃戈甘面缚:士兵们在战斗中失去了武器,被迫放下武器投降,这种情形非常悲惨。

  • 大堤女儿何命薄:这里“大堤”可能是指古代城市周围的护城河或水坝,“女儿”可能是指城市中的普通女子,“何命薄”意味着她们的命运多么不幸。

  • 青年坐失荣华乐:年轻女子因战争而失去了本应享受的生活和荣耀。

  • 荡子功成未肯归:“荡子”可能是指战争中归来的英雄,“功成未肯归”意味着他们虽然建立了功勋,但却不愿意回到家乡。

  • 闭门三月杨花落:诗人描绘了一幅画面,英雄们闭门不出,春天过去三个月后,门前的杨花已经凋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寂寥。

结合这些解释,可以感受到这首诗通过描绘襄阳之战的情景,反映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痛苦和不公。诗人通过对士兵和市民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破坏性的批判。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英雄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