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宰相神仙,有谁得似东泉老。今朝佳宴,杨枝解唱,花枝解笑。钟鼎山林,同时行辈,故人应少。问功成身退,何须更学,鸱夷子,烟波渺。
我自深衣独乐,尽从渠、黄尘乌帽。后来官职清高,一品还他三少。不须十载光阴,渭水相逢,又入非熊梦了。到恁时、拂袖逍遥,胜戏十洲三岛。
【注释】
①玄览:指东泉学士李泌。李泌,字长源,京兆人,唐代名相、诗人、音乐家,以清高著名,曾自号云台居士,后人称其为“李白云”。②杨枝解唱,花枝解笑: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中的典故,杨枝是佛前供香用的枝条,这里比喻佛家;花枝则指美女。意思是杨枝和花枝都懂得唱歌和欢笑。③锺鼎山林:指朝廷与隐士两种生活。锺鼎,指朝廷。山林,指隐士生活。④鸱夷子:指范蠡。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变姓名为鸱夷子,泛舟五湖而去。⑤清高:指官场上的高官。⑥渭水:渭河,发源于甘肃天水的鸟鼠山,流经陕西入渭。非熊梦:指周文王梦中得到吕尚,后来吕尚辅佐周文王灭商建周的故事。⑦十洲三岛:即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四座神山。传说中海上仙山名胜之地。⑧逍遥:闲适自在,无拘无束。⑨十洲三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名胜之地。⑩玄览:指代东泉学士李泌。
【译文】
自古以来的宰相或神仙,有谁可以比得上你?今天举行盛大的宴会,你可以尽情歌唱,也可以尽情欢笑。在朝廷当官还是隐居山林,你的同辈人应该很少吧?我问你功成名就之后是不是应该退出官场学习那范蠡的隐逸之道呢?
我穿着深衣自己独自快乐,一切从他,那些黄尘乌帽的官员们。以后你还会获得更高的官职,你会成为一品大臣。不需要十年光阴了,我们还会再次相逢,一起进入非熊梦。到了那时,我会拂袖离开,逍遥自在,去享受那些十洲三岛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酬答的对象是东泉学士李泌。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李泌表示自己的敬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二句“古来宰相神仙,有谁得似东泉老。”表明了作者对李泌的景仰之情。李泌,字长源,号白云先生,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李泌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但一生坎坷曲折。他曾在朝中任过官,也曾经隐居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他的才学出众,又深通佛理,所以人们称他为“仙人”。因此,作者用“古来宰相神仙”来称赞李泌的高洁品质,而“有谁得似东泉老”,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李泌的崇敬之情。
作者以杨枝解唱、花枝解笑来比喻李泌的高雅风度,既显示了他的才华和气度,同时也暗示了他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
中间两联,作者运用典故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作者说:“钟鼎山林,同时行辈,故人应少。”意思是说朝廷和隐士这两种生活各有所长,而我和你都是同辈人,所以能成为朋友的人就少多了。这里既有对李泌才能的赞赏,也有对自己不能像李泌那样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感慨。“问功成身退,何须更学,鸱夷子,烟波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功成名就之后就选择退隐,何必还要像范蠡那样学那鸱夷子呢?范蠡在灭吴之后选择退隐,最终获得了成功;而你现在还在朝廷上任职,怎么能说你就没有功成身退呢?“烟波渺”一词,更是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失望。
接下来两句,作者用反问的方式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我自深衣独乐,尽从渠黄尘乌帽。”“渠”在这里是对别人的谦称。意思是说我穿着深衣独自快乐,一切都随它去吧!这里的“渠”是指你呀!作者在这里用“渠”来代替自己,显示出他对李泌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李泌的敬慕之情。“后来官职清高,一品还他三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以后的官职一定会越来越高,最后会达到一品高位。而你却不必再像从前一样去做那些官样文章了。作者在这里用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既赞美了李泌的才学和智慧,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期望和祝愿。
作者借“到恁时、拂袖逍遥,胜戏十洲三岛。”这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憧憬。“到恁时”是指等到那个时候。“拂袖逍遥”是指摆脱世俗的束缚,逍遥自在地生活。“十洲三岛”是指传说中海上仙山名胜之地。在这里,作者用这些美好的词汇来形容自己将来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李泌的敬仰和赞美,也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