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承平日,邦畿壮丽乡。
宫中无暇逸,湖上暂翱翔。
凤辇重云降,龙舟万斛骧。
风霆随桂楫,日月运牙樯。
五卫分翚羽,千官列雁行。
长年花压帽,仙妓锦连航。
绒繂初徐引,銮旗渐远扬。
釐靬呈曼衍,僸佅递铿锵。
玉食传麟脯,冰壶出蔗浆。
鱼鸢知永跸,莺燕逐馀香。
夹岸金戈翊,弥空绣幕张。
汀回开瀚海,天近胜钱塘。
翠阁峨双岛,珠帘护两厢。
九霄披瑞霭,四表睹朝阳。
补助资游豫,登崇贵俊良。
不图推朽质,亦复被清光。
左辖纲维地,中书政事堂。
出谋惭不武,好学愿无荒。
喻水民堪畏,从桥策最长。
济川非所任,歌咏献岩廊。
这首诗是元朝至正年间的一首咏物诗,描述了皇帝在龙舟上游览护圣寺的情景。全诗共五联,每联都描绘了皇帝在龙舟上的游幸盛况,以及他所获得的恩遇。
第一联“宇宙承平日,邦畿壮丽乡”。这里,“承平日”指的是元朝时期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时代背景;“邦畿”则是指国家的土地和人民。这两句话概括了元朝时期的国泰民安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第二联“宫中暇逸,湖上暂翱翔”。这里,“暇逸”表示闲暇自在;“湖上”则是指皇帝所在的龙舟所在地。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在宫中无事可做,而在湖上暂时翱翔的情景。
第三联“凤辇重云降,龙舟万斛骧”。“凤辇”是指皇帝的座车;“重云降”则是指皇帝乘坐的凤辇从天而降;“万斛骧”则是指龙舟上装载了大量的货物。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乘坐凤辇从天而降,并在龙舟上观看景色的情景。
第四联“风霆随桂楫,日月运牙樯”。这里的“风霆”指风神和雷霆,象征着皇帝的力量和威势;“桂楫”是一种用香木制成的船桨,象征着皇帝的尊贵地位;“牙樯”则是船头部分,象征着皇帝的权力中心。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乘坐龙舟,与风神和雷霆一同前行,并掌控着船头部分的场景。
第五联“五卫分翚羽,千官列雁行”。这里的“五卫”指的是五种军队;“翚羽”则是指五彩斑斓的羽毛;“千官”则是指众多官员。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的军队和官员们整齐划一地排成行列,象征着朝廷的团结和权威。
第六联“长年花压帽,仙妓锦连航”。这里的“长年”指的是长时间陪伴皇帝的人;“花压帽”则是指皇帝佩戴的花冠被鲜花所覆盖,象征着皇帝的长寿和幸福;“仙妓锦连航”则是指皇帝乘坐的龙舟上装饰着精美的锦缎,象征着皇帝的奢华和高贵。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与身边的人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享受着皇室的奢华生活。
第七联“绒繂初徐引,銮旗渐远扬”。这里的“绒繂”指的是丝质的帆;“徐引”则是指缓慢地拉动帆索;“銮旗”则是指皇帝的旗帜。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乘坐的龙舟开始缓缓行驶的情景。
第八联“釐靬呈曼衍,僸佅递铿锵”。这里的“釐靬”指的是一种乐器;“曼衍”则是指优美的旋律;“僸佅”则是指打击乐器的声音。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乘坐的龙舟上的宫廷乐队正在演奏优美动听的音乐。
第九联“玉食传麟脯,冰壶出蔗浆”。这里的“玉食”指的是珍贵的食物;“麟脯”则是指美味的火腿;“冰壶”则是指清澈的水。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品尝美食和饮料的场景。
第十联“鱼鸢知永跸,莺燕逐馀香”。这里的“鱼鸢”指的是鱼鹰和燕子;“永跸”则是指皇帝的车队已经离开;“莺燕”则是指春天的鸟儿。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离开后,春日里的景象和动物们追逐着余下的香气。
第十一联“夹岸金戈翊,弥空绣幕张”。这里的“夹岸”指的是河岸两边;“金戈”则是指金色的战甲;“绣幕”则是指华丽的帐篷。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乘坐的龙舟在河边停泊时,士兵们整齐排列在岸边,而天空中则布满了华丽的帐篷。
第十二联“汀回开瀚海,天近胜钱塘”。这里的“汀回”指的是江边的沙滩;“瀚海”则是指广阔的海洋;“钱塘”则是指浙江省的一个县。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乘坐的龙舟沿着江边航行时,海面上波涛汹涌,而远处的钱塘江风景更加秀丽。
第十三联“翠阁峨双岛,珠帘护两厢”。这里的“翠阁”则是指绿色的宫殿;“峨双岛”则是指两个岛屿高耸入云;“珠帘”则是指华丽的帘子。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的宫殿周围有两座美丽的岛屿和两层高大的城墙,而珠帘则将宫殿内外隔开。
第十四联“九霄披瑞霭,四表睹朝阳”。这里的“九霄”指的是高空;“披瑞霭”则是指天空中飘洒着吉祥的气息;“四表睹朝阳”则是指在四面八方都能够看到太阳升起的景象。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乘坐的龙舟在高空中俯瞰着吉祥的气息,同时太阳也从四面八方升起。
第十五联“补助资游豫,登崇贵俊良”。这里的“补助”则是指帮助;“资游豫”则是指享受休闲时光;“登崇贵俊良”则是指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才能。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利用这个机会来享受休闲时光,同时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才能。
第十六联“不图推朽质,亦复被清光”。这里的“不图”则是指没有想到;“推朽质”则是指抛弃旧日的自己;“被清光”则是指受到清明的阳光照耀。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通过这次机会来摆脱过去的自我,接受新的光辉。
第十七联“左辖纲维地,中书政事堂”。这里的“左辖”则是指左丞相;“纲维地”则是指治理国家的领域;“中书政事堂”则是指中央政府的办公地点。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作为左丞相,负责治理国家,同时也在中书政事堂处理政务。
第十八联“出谋惭不武,好学愿无荒”。这里的“出谋”则是指提出策略;“惭不武”则是指感到惭愧,因为不是武将出身;“好学愿无荒”则是指希望保持学习的状态,不要荒废学业。这两句话表达了皇帝虽然是一位武将出身,但并不以此为骄傲,反而谦虚地向学者学习,希望保持学习的精神状态。
第十九联“喻水民堪畏,从桥策最长”。这里的“喻水”指的是比喻;“民堪畏”则是指百姓敬畏;“从桥策最长”则是指从桥上观察,可以看到最长远的路径。这两句话描绘了皇帝站在桥上,能够看到百姓敬畏的目光和最长远的道路。
第二十联“济川非所任,歌咏献岩廊。”:这里的“济川”则是指渡过河流;“歌咏”则是指唱歌和吟诵;“献岩廊”则是指献给皇宫中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