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骈欲遗世,异服事缪悠。
恭也差可观,未是真仙俦。
因服究其衷,有怀小竹楼。
一时示萧散,千载瞻风流。
鄙人冒朱紫,因循成白头。
衣锦不尚絅,褫带宜承羞。
归来作褐父,敝缊寒无忧。
老仙独不弃,谓可同真游。
解衣远衣我,意重千金裘。
高义固多感,浊骨难昆丘。
披之焚香坐,世虑忘嚣湫。
神仙未能学,愿学王黄州。
谢吴闲闲大宗师寄鹤氅衣逆骈欲遗世,异服事缪悠。
恭也差可观,未是真仙俦。
因服究其衷,有怀小竹楼。
一时示萧散,千载瞻风流。
鄙人冒朱紫,因循成白头。
衣锦不尚絅,褫带宜承羞。
归来作褐父,敝缊寒无忧。
老仙独不弃,谓可同真游。
解衣远衣我,意重千金裘。
高义固多感,浊骨难昆丘。
披之焚香坐,世虑忘嚣湫。
神仙未能学,愿学王黄州。
注释:
- 逆:违背,违抗
- 骈:指骈文,一种文章形式
- 遗世:远离世俗
- 异服:指不同的服饰
- 事:从事、服侍
- 缪悠:遥远、悠长的时间
- 差可观:还算可以
- 小竹楼:简陋的竹楼
- 披:揭开、脱下
- 世虑:世间的忧虑和烦恼
- 昆丘:古代对坟墓的一种称呼
- 王黄州:指唐代文学家王维(字摩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收到一位名叫吴闲闲的大宗师寄来的鹤氅衣而写的一首答谢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道教修炼和仙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态度。
诗人以“逆骈欲遗世”开头,表达了他想要远离世俗、追求道法自然的决心。接着,他用“异服事缪悠”来形容自己虽然身着异装,但却在追求道法自然的修行道路上不断前行。这里,诗人用“异服”和“缪悠”两个关键词来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和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对于道家修炼的看法。他认为,尽管恭谨的人还可以算得上是值得尊敬的,但真正的仙人还是应该追求更高境界。这里的“恭也差可观,未是真仙俦”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道德的质疑和对道家精神的追求。
诗人用“因服究其衷,有怀小竹楼”来表达自己虽然穿着道士的衣服,但内心却仍然保持着文人的情怀。这句中的“小竹楼”象征着诗人对于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道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道教修炼和仙人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真正追求道法自然的修行者才能成为真正的仙人,而那些只满足于世俗生活的人则无法达到这个高度。
诗人以“敝缊寒无忧”结束了全诗,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内心依然坦然自若的态度。这里的“敝缊寒”指的是破旧的棉衣,象征着诗人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无忧”则表明了他对这种困苦生活的态度——既然已经习惯了,那么就不必再去担心。这种从容面对困境的精神正是诗人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