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西北驰,群鸟东南翔。
感我客游士,心神随飞扬。
迢迢逾大河,恍恍越崇冈。
已惊时序易,复念道路长。
驱车出东门,浩歌慨以慷。
燕蓟岂不乐,吴楚为我乡。
父母久违离,兄弟不在旁。
当兹遂归去,聊可慰中肠。
【注释】
六月十七日离开京城。六龙:指皇帝的车驾,也比喻朝廷。西北驰:指车驾西行。群鸟:指随从的官员和随从。东南翔:指随从官员和随从向东飞去。感我客游士,心神随飞扬:感念我作为游客的心情。感,感激;客,外乡人。时序易,道路长:时光流逝,路途遥远。时序,四时更替。道,道路。长,漫长。驱车出东门,浩歌慨以慷:驱车走出东门,放声高歌。浩歌,高声歌唱。慨以慷,慷慨激昂。燕蓟:指燕国和蓟国的故地,今北京市一带。岂不乐:难道不是很快乐吗?吴楚:指春秋时的吴国和楚国,今江苏、浙江一带。为我乡:成为我的故乡。中肠:内心。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诗人因得罪权贵,被贬为岳州司马。他到长沙后,心情郁闷,借写景抒怀,抒发了仕途坎坷的苦闷情绪。
首联“四月十四日发京”,表明了时间、地点和作者当时的心情。四月十四日是初夏时节,天气已开始转暖。而此时正值诗人离别京城之际,因此心情是沉重的。
颔联“六龙西北驰,群鸟东南翔”,描写了车驾西行,众官僚和百姓纷纷东去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凄苦之情。
颈联“迢迢逾大河,恍恍越崇冈”描绘了旅途的艰难险阻,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又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尾联“已惊时序易,复念道路长”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前途的担忧。他感叹自己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和挫折,同时也担心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长,难以预料。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追求艺术的完美。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社会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