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德末,成庙方厌世。
桓桓忠献王,功大更多智。
武德既践阼,宫阙始清閟。
越邸矜微劳,宠极心乃异。
国有社稷臣,谗乃惑聪睿。
遂辍股肱任,往重藩屏系。
有威如雷霆,有恩若元气。
耕凿比中上,什伍相错置。
士忘远戍苦,民见太平治。
道路无拾遗,商旅毕怀惠。
忠献一朝没,武皇亦遐弃。
骎寻延祐中,权相擢天位。
磨牙吮人血,掉尾恣狂猘。
戕贼骨肉亲,迫逐见危坠。
天人共震怒,降灾及兹地。
大雪深丈馀,人马相枕毙。
重为朝廷忧,夙夜靡宁志。
除吏超五等,闻者尽惊避。
苏公拜郎中,即日辞九陛。
厚禄非所荣,高爵非所贵。
彼民亦天民,安得皆坐视。
兼程到官所,发廪急周济。
死者何嗟及,存者再生遂。
闾阎渐苏息,竭力补黥劓。
飞书九重天,请为兵民备。
募粟实塞下,慎勿惮劳费。
【注释】
- 成庙方厌世:指仁宗皇帝去世。
- 武德既践阼:指元英继位成为皇帝。
- 越邸矜微劳:指元英因微劳被封为越王,后升为皇太子。
- 有威如雷霆:指元英有威严如同雷霆一般。
- 有恩若元气:指元英有恩惠像天地的元气一样。
- 耕凿比中上:形容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定。
- 忠献一朝没:指忠献王在一天之内去世。
- 天人共震怒:上天和人间都对此感到愤怒。
- 大雪深丈馀:大雪下了一丈多深。
- 重为朝廷忧:再次为朝廷担忧。
- 除吏超五等:官吏的任命超出五等。
- 飞书九重天:指给皇帝上书请求救援。
- 募粟实塞下:征集粮食充实边境。
- 慎勿惮劳费:不要轻易担心劳累花费。
【赏析】
这首诗是苏志道为纪念大德末年忠献王(即元英)而作。诗中描绘了忠献王的威武、仁慈以及他的逝世带给朝廷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们对忠献王的评价。
首二句回忆了元英即位时的盛况;接着三、四句描写了元英登基后,国家政治逐渐清明,百姓生活安定的景象;五、六句则表达了元英的威严和恩惠;接下来八句描述了忠献王去世后,朝廷上下为之震惊;然后十、十一句表现了忠献王逝世后,朝廷再次面临危机;十二至十八句则描绘了忠献王逝世后,元英继位的情况和朝廷内外的反应,以及对忠献王的哀悼之情;最后二句则是对忠献王的追忆,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忠献王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忠献王生平的叙述,展现了一个英勇、仁爱的君王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于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