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赐才沾雨露香,又惊盛典出黄堂。
鸣驺合遝迂千骑,坐席雍容累百觞。
他日同乡修故事,不才终古被馀光。
承宣得意逢明牧,诸彦能无共激扬。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诗人李绅,他生活在公元772年至846年之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拜赐才沾雨露香,又惊盛典出黄堂。
  • “拜赐”指的是接受皇帝的恩赐,这里的“才沾雨露香”比喻这种恩赐就像春雨和阳光一样滋润万物。
  • “又惊盛典出黄堂”中的“出黄堂”是指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会从皇宫中走出,这里形容盛大的活动。
  1. 鸣驺合遝迂千骑,坐席雍容累百觞。
  • “鸣驺”指的是马铃声,这里用来形容场面热闹。
  • “迂千骑”表示有上千匹马组成的队伍在游行。
  • “坐席雍容累百觞”中的“累百觞”是说宴会上有很多酒杯,用来描述宴会的盛况。
  1. 他日同乡修故事,不才终古被馀光。
  • “同乡”指的是故乡或同姓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李绅的朋友或者同事。
  • “修故事”指的是共同庆祝某件事情,这里的事件可能是李绅与他的同乡共同经历的某个重要时刻。
  • “不才终古被馀光”中的“余光”比喻那些不被注意或者不重要的事情,这里指李绅的才华虽然不出众,但他的一生仍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记忆。
  1. 承宣得意逢明牧,诸彦能无共激扬。
  • “承宣得意”是指得到朝廷的认可和赞扬。
  • “逢明牧”中的“逢”是遇到的意思,“明牧”可能是指贤明的君主或上级领导。
  • “诸彦能无共激扬”中的“诸彦”指的是文人墨客,他们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能够共同为李绅的成就感到骄傲和激励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李绅在被授予官爵后回乡拜谒郡府并被宴请的情景下所作。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李绅在宴会上的盛况和他与其他文人墨客的交流互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李绅对自己的谦逊以及对他人的感激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喜庆气氛的诗歌,反映了唐代官场的繁荣景象和文人之间的友好交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