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城杳杳隔千峰,精舍寥寥一径通。
夜静寒泉犹映月,秋深老树不惊风。
旧题尚喜苔碑在,高卧无令蕙帐空。
我已倦游今白发,有山如此愿长终。

佳城杳杳隔千峰,

精舍寥寥一径通。

夜静寒泉犹映月,

秋深老树不惊风。

【注释】

佳城:指墓地。杳杳:渺远。千峰:形容山高。精舍:指石壁精舍,即隐居的地方。寥:空阔。

夜静寒泉犹映月,

秋深老树不惊风。

【注释】

夜静:夜晚寂静。寒泉:冷泉水。犹(yóu)映月:月光映入寒泉。不(bù)惊风:秋风不摇动树木。

旧题尚喜苔碑在,

高卧无令蕙帐空。

【注释】

旧题:指墓碑。喜:喜欢。尚:还。苔碑:青苔覆盖的石碑。高卧:安卧,休息。无令:不让。蕙帐(huì zhànɡ):用香料熏过的草编成的帷帐。

我已倦游今白发,

有山如此愿长终。

【注释】

倦游:厌倦仕途。已:已经。白发:指年老。有山如此:指刘氏石壁精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诗。全诗以赞美刘氏石壁精舍为主,表现了作者退隐后恬然自适、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态。

首联“佳城杳杳隔千峰,精舍寥寥一径通”描绘出了刘氏石壁精舍所在的自然环境。佳城,指的是墓地,诗人在这里用它来代表刘氏的坟墓,表达了他对刘氏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千峰,形容山高。这里,诗人将刘氏石壁精舍比作一个孤零零的地方,它与周围连绵不断的群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清幽。

颔联“夜静寒泉犹映月,秋深老树不惊风”进一步描绘了刘氏石壁精舍周围的自然景观。夜深时,寒泉依然能映出月亮的光芒;秋天来临,老树也依然能够经受住秋风的吹拂而不被摇动。这两个画面都表现出了刘氏石壁精舍所在地区的宁静和稳定,也暗示了刘氏生前所处的环境。

颈联“旧题尚喜苔碑在,高卧无令蕙帐空”则转向对刘氏石壁精舍本身的描写。旧题,指的是墓碑。苔碑,是指青苔覆盖的石碑。这里的“旧题”和前面的“佳城”相呼应,都是用来象征刘氏的。诗人在这里表达出了对刘氏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刘氏生前生活的回忆。

尾联“我已倦游今白发,有山如此愿长终”则是诗人自己情感的真实写照。倦游,表示厌倦官场生活。白发,象征着年老。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刘氏一样,在山林中度过余生,过着平静而安详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刘氏石壁精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