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马革裹尸还,只有空言世共传。
一死如公良伟甚,百年遗庙独巍然。
要从身后观馀烈,试听军中奏凯还。
文武衣冠方迭起,后先奕叶更绵绵。
【注释】
马革裹尸还: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是东汉初年著名将领,他死时,将士们用马皮裹着他的尸体,运回洛阳安葬。后来,人们就把为国捐躯比作“马革裹尸”,形容忠臣义士的壮烈牺牲。空言世共传:指那些空洞的、没有事实根据的话,被世人广泛传说着。一死如公良伟甚:意谓像张武定公这样死得英勇,真是了不起!一死如公:指张武定公在战场上死去。良伟甚,这里用“一死如公”来赞扬他的英勇。独巍然:只有他死后,才有庙宇供奉,所以显得格外崇高。身后观馀烈:指从他死后来看他的余烈。凯还:胜利归来。试听军中奏凯还:试着听听军士们在战斗中奏凯歌而归的声音。文武衣冠:古代文武官员所穿的礼服与冠冕。方迭起:逐渐兴起。奕叶:延续。更绵绵:继续不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咏史诗。诗中借赞颂张武定公的英勇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张武定公的崇敬之情。全诗四十六句,分为四段,每段六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
第一段(一二句),点明题旨,指出自古以来,人们都是用马革裹尸来赞美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的。这是对张武定公的赞颂,表明张武定公死得非常英勇,而且他的事迹被千古人所传诵。
第二段(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把张武定公的英名和他在战场上死去的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用“一死如公良伟甚”这句话来赞扬张武定公的勇敢和伟大,同时也表示对他的深深敬仰。
第三段(五六句),诗人通过想象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设想自己如果能够亲耳听到军士们在战斗中奏凯歌而归的声音就好了。这既是对张武定公生前功绩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英勇献身精神的赞扬。
第四段(七八句),诗人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全文。他认为张武定公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希望后人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这种精神,让这种精神一代代地传下去。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它通过赞颂张武定公的英勇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臣义士的敬仰之情和对战争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