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环一水,遗台故巑岏。
那无渔樵居,政复不敢安。
舍舟冲微雨,凭轩俯清湾。
念昔乘兴来,无从寄游观。
今我有行役,乃尔容跻攀。
山灵岂爱我,为解尘土颜。
落日奠蘋藻,清风闻佩环。
幽寻不可极,林暝吾当还。
却去望层碧,孤舟生晚寒。
【注释】
- 遗台:遗留下来的古台。巑岏(yì):高峻险要。
- 那无:没有。那,指示代词。
- 政:只;只是。敢:谦辞。
- 舍舟冲微雨,凭轩俯清湾:冒着细雨,站在船头眺望清澈的海湾。
- 念昔:想起以前。乘兴来:乘着兴致来到这里。
- 今我有行役,乃尔容跻攀:现在我有远行之役,才敢上山。
- 山灵:指山神。岂:难道。
- 落日奠蘋藻:太阳落山时,把野菜作为祭品祭祀神灵。奠,奉献。
- 清风闻佩环:清凉的风声仿佛是佩玉发出的声音。闻:听见。
- 幽寻:深隐的寻访。不可极:不能走得很远。极:尽。
- 林暝:树林昏暗。当还:应当回去。
- 孤舟:单薄的小船。生晚寒:增添了一天的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游览钓台后归途所见所感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游赏之余的惆怅、孤独之感,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山水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他仕途坎坷的感慨。
全诗共分为十一句,每句都蕴含了深深的情感。如“四山环一水,遗台故巑岏。那无渔樵居,政复不敢安。”这两句诗描写了钓鱼台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在此的感受。”遗台故巑岏”描绘出钓鱼台的高峻陡峭,而”那无渔樵居”则表达了诗人在这里感到的孤单寂寞。
再如“舍舟冲微雨,凭轩俯清湾”这两句,诗人冒着细雨,站在船头眺望清澈的海湾,这种情景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而是继续向前行进,这种坚定的意志也让读者感到钦佩。
最后两句“山灵岂爱我,为解尘土颜。落日奠苹藻,清风闻佩环”,则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慰藉。他希望山林之神能解开自己的尘世烦恼,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同时,他也希望自然界的清风能够吹拂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感到宁静和舒适。
这首诗通过对钓鱼台周围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