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识楩楠,苍莽辨葭菼。
莫投僧所寰,钟镗鼓紞紞。
群居肃不吴,共饭声有嗿。
回睨夸夺场,抚事丛百感。
趋名蛾赴烛,逐利鱼投掺。
何时脱火宅,霍若髭去颔。
绮言息諵諵,妙供纷馣馣。
于焉寄相羊,庶以忘壈坎。
谁云入道苦,馀味需橄榄。

《重登云黄山》

崔嵬识楩楠,苍莽辨葭菼。
莫投僧所寰,钟镗鼓紞紞。
群居肃不吴,共饭声有嗿。
回睨夸夺场,抚事丛百感。
趋名蛾赴烛,逐利鱼投掺。
何时脱火宅,霍若髭去颔。
绮言息諵諵,妙供纷馣馣。
于焉寄相羊,庶以忘壈坎。
谁云入道苦,馀味需橄榄。

注释:

  1. 崔嵬(qū wēi):形容山峦高耸。
  2. 楩楠(pīn nán):一种珍贵的树木。
  3. 苍莽(cāng mǎng):指草木茂盛,也泛指荒凉的地方。
  4. 葭菼(jiā tǎn):一种水草,这里用来比喻荒凉之地。
  5. 莫投(mò tóu):不要。
  6. 僧所寰(sēng suǒ huán):寺庙或僧舍。
  7. 钟镗(tóng):古代乐器,大钟。
  8. 鼓紞(duàn):击鼓时用的工具,即鼓槌。
  9. 不吴(bù wú):不喧哗。
  10. 嗿(yǐ):大声吃喝的声音。
  11. 回睨(huí nǐ):回视、环顾。
  12. 夸夺场:争夺胜利的场所。
  13. 抚事百感:处理事情引起的感慨。
  14. 入道苦:进入修行的艰苦。
  15. 馀味需橄榄:剩下的味道需要橄榄来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曾经攀登过的地方——云黄山的再次登临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名利、修行等主题的思考与体悟。

首联“崔嵬识楩楠,苍莽辨葭菼。”开篇就描绘了山峰的高峻和山林的茂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曾经攀登过的艰难险阻。

颔联“莫投僧所寰,钟镗鼓紞紞。”则转入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告诫人们不应贪图名利,应当保持清心寡欲。

中间两联“群居肃不吴,共饭声有嗿。回睨夸夺场,抚事丛百感。”则进一步描写了人们在喧闹的环境中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联“趋名蛾赴烛,逐利鱼投掺。何时脱火宅,霍若髭去颔。”则将话题引向了修行的主题。诗人通过对名利的追逐和修行的渴望,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绮言息諵諵,妙供纷馣馣。”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一个总结。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的修行环境和丰富的修行内容,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