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
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
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
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
物情一何适,人事有羁束。
却过猊峰回,遥望松林曲。
前山夜来雨,湿云涨崖谷。
缥缈辨朱甍,禅房带修竹。
故人丹丘彦,抱被能同宿。
名篇聊一咏,异书欣共读。
蹉跎未闻道,黾勉尚干禄。
夙有丘壑期,吾居几时卜。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内容:
游西山同项可立宿灵隐西庵
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
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
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
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
物情一何适,人事有羁束。
却过猊峰回,遥望松林曲。
前山夜来雨,湿云涨崖谷。
缥缈辨朱甍,禅房带修竹。
故人丹丘彦,抱被能同宿。
名篇聊一咏,异书欣共读。
蹉跎未闻道,黾勉尚干禄。
夙有丘壑期,吾居几时卜。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 我这次游览西山,厌倦了人间的尘世,于是振起双足踏着幽深的小径。
- 这里曾经是宋理宗皇帝(理宗)开辟出来的山水胜地,现在遗迹仍然留在山岩之下。
- 秋天的末梢,霜叶红艳如染,石面上的清泉碧绿如玉。
- 抬头仰望,可以看到树上的猿猴在枝桠间跳跃,我攀上爬下追逐它们。
- 人的情思是如此的不同,而世俗的事情却又有那么多的限制束缚。
- 绕过象鼻峰后往回走,远远望去松树林中的路弯弯曲曲。
- 前山夜晚下了雨,雨水涨满了山崖山谷,云层也变得非常厚重。
- 远远地可以看到寺庙的屋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旁边的禅房里修长的竹子随风摇曳。
- 我的老朋友丹丘子彦,带着被子和我在这里一起住宿。
- 我们只是随意地吟诵着那些优美的诗篇,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
- 我一直没有听到关于道教的真谛,但仍然努力地去追求功名利禄。
- 我以前就怀有归隐山林的想法,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这样的住处呢?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西山的经历。他厌倦了人世的繁华,踏上了寻找幽静小路的旅程。在宋理宗皇帝开辟的山水胜地,他看到了秋天末梢的霜叶和清泉,以及树上的猿猴。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然而,世俗的限制使他感到束缚和不适。他绕过象鼻峰后返回,看到松树林中的小路弯曲曲折。夜晚的雨让山间的景色变得朦胧,云层也变得厚重。远处的寺庙屋顶和旁边的修竹显得格外醒目。他的老朋友丹丘子彦也和他一起在这里住宿,他们一起分享诗歌的美酒。尽管他没有听到关于道教真谛的教导,但他仍然努力地去追求功名利禄。他以前就怀有归隐山林的想法,但不知道何时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整首诗都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