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感时驶,独学难为功。
眷言思古人,幽怀极忡忡。
秉烛起中夜,揽卷来清风。
恭惟千载心,皎洁悬无穷。
氓俗自升降,道妙非污隆。
后来亦奚为,黑白纷相攻。
华芳乍可悦,轨辙何由通。
吾将离言说,庶以观其同。
所忧明为累,不惧蓄不丰。
开轩视明河,白月当天中。
怡然掩书坐,夜气方鸿蒙。

秋夜观书作

闲居感时驶,独学难为功。

眷言思古人,幽怀极忡忡。

秉烛起中夜,揽卷来清风。

恭惟千载心,皎洁悬无穷。

氓俗自升降,道妙非污隆。

后来亦奚为,黑白纷相攻。

华芳乍可悦,轨辙何由通。

吾将离言说,庶以观其同。

所忧明为累,不惧蓄不丰。

开轩视明河,白月当天中。

怡然掩书坐,夜气方鸿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独自读书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

首句“闲居感时驶,独学难为功。”诗人感叹自己的孤独与无助。他感到自己虽然在闲暇之余想要学习,但却难以取得成就。这句诗中的“时驶”可以理解为时代的变化,而“独学难为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独立思考和学习的难度的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眷言思古人,幽怀极忡忡。”诗人转而想到了古代的圣人,他的内心充满了敬意和感慨。这句诗中的“眷言思古人”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古代圣人的敬仰之情;而“幽怀极忡忡”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接下来的句子“秉烛起中夜,揽卷来清风。”诗人开始了自己的读书之旅。他点亮了蜡烛,在深夜中翻阅着书籍,享受着书中的智慧和启迪。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优雅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恭惟千载心,皎洁悬无穷。”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他认为古代圣人的心志是纯洁无暇的,他们的智慧和品德是永恒的。这句诗中的“恭惟千载心”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古代圣人的尊敬和仰慕;而“皎洁悬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人的敬仰之情以及他们的伟大和不朽。

接下来的诗句“氓俗自升降,道妙非污隆。”诗人开始反思现实社会的问题。他认为社会的风气和道德水平是不断变化和起伏的,而真正的道义和智慧是无法被污染或改变的。这句诗中的“氓俗自升降”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而“道妙非污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道义和智慧的坚持和捍卫。

接下来的几句“后来亦奚为,黑白纷相攻。”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后来的人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和目标,不应该被外界的纷争和攻击所干扰。这句诗中的“后来亦奚为”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后人的嘱托和期望;而“黑白纷相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上各种纷争和攻击的批判和反感。

接下来的几句“华芳乍可悦,轨辙何由通。”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外在的美丽和短暂的诱惑是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的,而只有遵循正确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这句诗中的“华芳乍可悦”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外在诱惑的描述和评价;而“轨辙何由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确道路的追求和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吾将离言说,庶以观其同。”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决心。他认为应该远离那些空洞和无用的话语,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观察和理解世界。这句诗中的“吾将离言说”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言语和言论的轻视和排斥;而“庶以观其同”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和实践去理解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最后的几句“所忧明为累,不惧蓄不丰。”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他认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和自信,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这句诗中的“所忧明为累”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困难和挫折的担忧和忧虑;而“不惧蓄不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困难和挑战的勇敢面对和无畏的精神。

最后一句“开轩视明河,白月当天中。”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他打开了窗户,看着明亮的河水,月亮高挂在天空中。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诗人的读书经历和内心体验,展现了他对古代圣人的敬仰、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自身成长的追求。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