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望沧海,临流不能度。
苍茫岁华晚,邂逅舟楫具。
拂衣乘天风,挂席随烟雾。
且从蛟门发,暝投翁洲住。
前瞻积水深,岛屿青无数。
梅岑特孤绝,遥见日出处。
寄身人境外,矫首禅关路。
粲粲金砂石,离离白花树。
高期惬幽抱,历览增遐慕。
俯伏苔磴间,庶与真灵遇。
二边非可取,三观何时悟。
㗳然坐忘言,目送寒潮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宝陀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十年望沧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内期待着海的景色,可能是在期待与海洋有关的某种变化或机会。
- 临流不能度:面对河流,诗人感到无法逾越。这可能象征着一种情感上的困扰或生活中的阻碍。
- 苍茫岁华晚:岁月流逝,时光已晚,给人一种沧桑感。
- 邂逅舟楫具:诗人遇到了船只和船只上的人,这可能是为了出行或寻找某种机会。
- 拂衣乘天风:诗人脱下衣服,乘着自然的风力前行,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 挂席随烟雾:船上的帆被风吹得飘扬起来,似乎随着烟雾消失在远方。
- 且从蛟门发:从这里出发,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方向的指示。
- 暝投翁洲住:傍晚时到达了一个地方(翁洲),在那里停留过夜。
- 前瞻积水深:向前看,可以看到深深的水面。
- 岛屿青无数:远处有许多绿色的岛屿。
- 梅岑特孤绝:这里的“梅岑”可能是地名或景点,而“孤绝”形容其独特而遥远。
- 遥见日出处:远远地看见太阳正在升起的地方。
- 寄身人境外:比喻自己如同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外。
- 矫首禅关路:抬头望向禅门的道路,可能是指修行或精神寻求的路径。
- 粲粲金砂石:这里用“粲粲”来形容金玉石的光泽,也暗指内心的光明和纯净。
- 离离白花树:白色的花朵在树下显得格外清晰,给人以清新之感。
- 高期惬幽抱:对于追求高远境界的人来说,这种幽静的境界是一种满足。
- 历览增遐慕:通过观察自然美景,诗人对远方产生了更多的向往之情。
- 俯伏苔磴间:诗人在苔藓覆盖的石阶上低头俯身。
- 庶与真灵遇:希望能够遇到真正的神灵或高人指点。
- 二边非可取:这里可能是在说人生的两个极端都不是可取的。
- 三观何时悟:对于佛教中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理解和领悟,可能是诗人在思考的问题。
- 㗳然坐忘言:静静地坐着,忘却了言语,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禅宗的静心状态。
- 目送寒潮去:看着寒潮离去,可能是在表达时间的流逝或某种事物的结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游历宝陀寺的体验,从初到的期盼、途中的遭遇,到夜宿时的宁静,再到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以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作为结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清明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