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失高树,体弱无所依。
幽禽辞其巢,万里将雏飞。
故园霜雪繁,野水稻粱微。
孤根幸不死,会有重芳菲。
刷羽待高风,要趁花时归。
诗句输出:凌霄
译文:
凌霄花,高耸入云的树木,却因失势而体弱,没有依附的地方。幽静的鸟儿离开了熟悉的巢穴,万里之遥寻找幼雏,准备启程。故土上霜雪覆盖,田野间禾苗稀疏。它孤零零地生存下来,但终会有再次盛开的那一天。它挥动着翅膀,渴望迎接风的到来,趁花朵绽放的时刻回到故土。
注释:
- 凌霄:这里比喻桐树,因其生长得高、接近云霄而得名。
- 得地: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喻指有条件或环境支持。
- 岁:年,此处表示时间的流逝。
- 弥:更加,加强语气。
- 王安石:宋朝著名文学家,以其诗作《元丰行》中“凌霄”一词著称,常用来自喻和自况。
- 孤桐:指孤立无援的梧桐树。
- 自咏:自我吟咏,比喻自况或自比。
- 报效明主:指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努力为君主效力。
- 咏物诗:一种诗歌形式,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通过景物寓意诗人的思想感情。
- 栀子花:一种常绿灌木,花色多为白色或黄色,香气浓郁。
- 微风:轻柔的风。
- 竹床:用竹子编成的床。
- 湖上的风吹拂:湖面的微风轻拂。
- 喜鹊:即布谷鸟,春天时开始鸣叫。
- 墨绿苍翠:形容树叶的颜色深绿且茂盛。
- 和尚:指修行的人。
- 浓荫下:在浓密的树荫下。
- 清又软:描述风的气息清新而又柔和。
- 双双飞:成双结对飞翔。
- 细碎的花瓣随风飘落:描述花瓣轻轻飘落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借桐树自喻,表达了作者对报效明主的决心。首句“凌霄失高树”,直接点出主题,描绘了失去依附的高树——梧桐,象征了孤独和无助。第二句“体弱无所依”,进一步突出了梧桐的处境,强调其无力回天的状态。第三句“幽禽辞其巢”,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元素,以幽静的鸟儿离开巢穴为隐喻,暗示了梧桐虽处逆境,但仍保有生命活力。接下来的四句,“万里将雏飞”与“故园霜雪繁”,分别描绘了梧桐之子远离家园、面对恶劣环境的无奈与悲哀。第五、六句“孤根幸不死”与“会有重芳菲”,则是对梧桐生命力的肯定与期待,表明尽管当前处境艰难,但未来仍有可能焕发生机。最后两句“刷羽待高风”与“要趁花时归”,则是对梧桐的期望与寄托,希望它能借助春风之力,早日回归故地,恢复往日的辉煌。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通过对桐树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