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水已除泥尚湿,疽疮既平肤尚赤。
细烹糜粥食疲人,明示金科惩暴客。
朝廷好爵不轻授,夙夜小心忧重责。
政成合沓起民谣,一片青青襄武石。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诗题“寄巩州司农少卿李执刚”,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李执刚的期望和祝愿。
原诗:
潦水已除泥尚湿,疽疮既平肤尚赤。
细烹糜粥食疲人,明示金科惩暴客。
朝廷好爵不轻授,夙夜小心忧重责。
政成合沓起民谣,一片青青襄武石。
注释:
- 潦水已除泥尚湿:潦水是指洪水过后留下的积水,泥尚湿表示积水还未完全干涸。
- 疽疮既平肤尚赤:疽疮指皮肤上长出的脓疱,平表示已经好了,肤尚赤表示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
- 细烹糜粥食疲人:糜粥是用米煮成的稀饭,细烹意味着煮得非常细腻,食疲人表示因为长时间劳作或疾病导致的疲惫。
- 明示金科惩暴客:金科指的是古代的刑法制度,这里用来比喻严厉的法律,惩暴客表示惩治那些恶行的人。
- 朝廷好爵不轻授,夙夜小心忧重责:朝廷好爵指的是朝廷赏赐的好爵位,不轻授表示不会轻易给予,夙夜小心忧重责表示日夜担忧,担心自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 政成合沓起民谣:政成表示政治稳定,合沓起民谣表示民间开始流传赞扬的声音。
- 一片青青襄武石:一片青青表示草木茂盛的样子,襄武石指的是位于襄武的一块石头,用来比喻忠诚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李执刚的深深期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潦水中的泥泞还未干涸的情景,以及疽疮平复但皮肤依然赤红的状态,以此来表现李执刚历经磨难后依然坚韧不拔的品质。诗人还通过对糜粥的细致烹制和人们因劳作或疾病而感到疲惫的描述,来表达人们对李执刚的关心与期待。最后一句则是对李执刚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严以律己,为国家做出贡献。整首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李执刚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