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不自食,有怀成著书。
从来生计拙,天意果何如。
树近秋声早,苔深辙迹疏。
知音人岂少,顾已愧空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它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自省,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下面是对每句的翻译以及相应的关键词注释:
壮岁不自食,有怀成著书。 —— “壮岁”指的是年轻时,“不自食”意味着生活贫困,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怀”表示有所思虑或计划;“成著书”则是指有志于写作或著述。
从来生计拙,天意果何如? —— “生计拙”表明作者一直过着艰难的生活,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天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上天的安排或者命运的安排;“果何如”则是在问上天的安排是否合理。
树近秋声早,苔深辙迹疏。 —— “树近秋声早”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木因为天气变冷而提前落叶,发出声响;“苔深辙迹疏”则是指道路上的车轮痕迹因为长年累月的踩踏而变得很浅显。
知音人岂少,顾已愧空虚。 —— “知音人”指的是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人并不多;“顾已愧空虚”则表达了一种自省之情,觉得自己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认可,内心感到愧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知己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