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西下郁岧峣,还我燕南避世谣。
天作高秋何索莫,云生故垒自飘萧。
谁教神器归群盗,只见今人泣本朝。
莫怪风雷有馀怒,田畴英烈未全消。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易京的怀念之情。易京是唐代的一座古城,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境内。诗人在这里看到了曾经辉煌的王朝遗迹,感慨颇深。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韵,押平声韵,体现了古代诗歌的格律美。

第一句:“乱山西下郁岧峣”,描述了易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乱山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西下的易京地处山谷之中。“岧峣”意为高耸,形容易京地势险峻、壮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易京山水风光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还我燕南避世谣”,提到了易京历史上的一段佳话。燕南是指战国时期燕国的南部地区,避世谣指的是逃避世事纷争的故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易京历史的怀念之情,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

第三句:“天作高秋何索莫”,描述了秋天的天气特点以及易京的自然景色。“索莫”意为萧条,形容秋天气候寒冷、万物凋零的景象。易京在秋天依然美丽如画,但诗人对此并不感到满足。

第四句:“云生故垒自飘萧”,描绘了易京古战场上的景象。“故垒”指的是过去的战争遗迹,“飘萧”意味着战火纷飞、风云变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第五句:“谁教神器归群盗”,质问了易京被盗贼占领的原因。“神器”指的是国家的重要象征,“群盗”指代强盗集团。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局动荡、国家衰败的愤怒之情。

第六句:“只见今人泣本朝”,指出了易京百姓的悲痛与无奈。“本朝”指的是当时的朝代,“今人”指的是易京百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谴责。

第七句:“莫怪风雷有馀怒”,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与担忧。“风雷”指代风雨雷电等自然灾害,“馀怒”表示怒气未消。这句诗暗示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境,重振雄风。

第八句:“田畴英烈未全消”,强调了易京英雄人物的影响力并未消失。“田畴”指的是田野和农田,“英烈”指的是英勇牺牲的烈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描绘易京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出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