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纲。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白沟” - 这是指北宋时期的边境地区,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
“宝符藏山自可攻” - 这里的”宝符”可能是指某种重要的军事物资或者象征物,”自可攻”则表明这些地方可以被用来攻击。
“儿孙谁是出群雄?” -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子孙是否能在战争中崭露头角的疑问,暗示了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 “幽燕”和”丰沛”是地名,这里指的是北宋的北方边境。这两句诗描绘了北方边疆地区的荒凉景象,同时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破坏和平的担忧。
“赵普元无四方志” - “赵普”是北宋的一位大臣,这里提到的是他缺乏对远方事务的关注和兴趣,可能是对当时的统治者没有远见的批评。
“澶渊堪笑百年功” - “澶渊”可能是指澶州战役,这是一次发生在北宋时期的著名战役,这里用”堪笑百年功”来表示这场战争并没有带来持久和平,反而只是一时的胜利,不值得夸耀。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 这里的”白沟”是指历史上著名的白沟河防线,而”江淮”则指今天的江苏、安徽一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认为宣和年间的一些决策并未公正地对待国家的未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北宋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对历史评价的质疑。通过对边疆地区的描写,反映了当时边患严重的现状。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