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我儒冠一不成,剑华摇落动江城。
心飞北阙知天远,梦入南荒觉地倾。
磊落中原千古鹿,淋漓沧海一杯鲸。
太平自有诸公在,谁向南阳问孔明。
误我儒冠一不成
剑花摇落动江城
心飞北阙知天远
梦入南荒觉地倾
磊落中原千古鹿
淋漓沧海一杯鲸
太平自有诸公在
谁向南阳问孔明
次韵叩泮宫
误我儒冠一不成,剑华摇落动江城。
心飞北阙知天远,梦入南荒觉地倾。
磊落中原千古鹿,淋漓沧海一杯鲸。
太平自有诸公在,谁向南阳问孔明。
注释与赏析
- 误我儒冠一不成: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其儒者理想(儒冠指古代读书人的帽子),感到无比遗憾和挫败。
- 剑花摇落动江城:暗示了战乱或政治斗争的动荡环境,使得诗人感受到了一种不安定的氛围。
- 心飞北阙知天远:诗人心中向往着北方,象征着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抱负。
- 梦入南荒觉地倾:通过梦境体验南方的广阔和荒凉,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 磊落中原千古鹿:使用“千古鹿”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而“磊落”表示这种繁荣是自然而然、坦荡无邪的。
- 淋漓沧海一杯鲸:将大海比作广阔的空间,而将鲸鱼比喻为伟大的生命,展现了诗人宏大的志向和雄心。
- 太平自有诸公在:表达了诗人相信在乱世中有贤明之人存在,他们将会维护和平,稳定局面。
- 谁向南阳问孔明:借用诸葛亮的典故来反衬自己的孤独,同时也表现了对历史智者的景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传达了一种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