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岸石阑曙色分,只疑身是入山云。
十年往事不回顾,百里清泉如可闻。
人世谁教有长路,坤灵终亦化尘氛。
兴亡更遣陂塘在,几欲悲歌酒未醺。

【注】过徐桥:即《过徐桥》诗。

老岸石阑曙色分,只疑身是入山云。

十年往事不回顾,百里清泉如可闻。

人世谁教有长路,坤灵终亦化尘氛。

兴亡更遣陂塘在,几欲悲歌酒未醺。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题作《过徐桥》,当为作者晚年之作。诗人以“过徐桥”为题,既写出了当时诗人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首联“老岸石阑曙色分,只疑身是入山云”。诗人描绘了清晨的景色,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的孤独和迷茫。这里的“老岸”指的是诗人走过的桥梁,而“曙色分”则是指黎明时分的曙光。诗人站在桥上,看着远方的山峦逐渐清晰起来,仿佛自己就像是一只进入山林里的云彩。这一句诗通过写景来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理状态,他感到自己的身世如同那入山的云彩一般飘渺不定。

颔联“十年往事不回顾,百里清泉如可闻。”诗人回忆起了过去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十年,所以他已经不再去回忆了。同时他也想象着那些遥远的泉水,虽然相隔百里之遥,但是依然可以听到它们的潺潺流水声。这两句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颈联“人世谁教有长路,坤灵终亦化尘氛。”诗人感叹于人间的漫长道路以及自然的变迁。他认为人生就像一条长路一样,充满了无尽的艰辛和挑战。同时他也感叹于大自然的变化无常,就如同尘土和烟雾一样,最终都会消散在空气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思考。

尾联“兴亡更遣陂塘在,几欲悲歌酒未醺。”诗人感叹于国家的历史兴衰和变迁。他认为即使国家经历了无数的兴衰变化,那些曾经的陂塘仍然还在。然而他自己却已经快要喝到酒了,但却还没有能够尽情地享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以“过徐桥”为题,通过对景色和人物的描绘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联想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