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尘浩无际,烈女难自全。妇人无九首,志欲不二天。
燕山翟氏女,既嫁夫防边。一朝闻死事,健妇增慨然。
生有如此夫,早寡非所怜。求尸白刃中,负土家山前。
事去哀益深,义尽身可捐。无儿欲何为?所依惟黄泉。
乡邻救引决,烈日丹衷悬。谁办节孝翁,重赋睢阳贤。
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闻风发如竹,飘萧动疏烟。
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
【诗句翻译】:
兵尘浩无际,烈女难自全。
妇人无九首,志欲不二天。
燕山翟氏女,既嫁夫防边。
一朝闻死事,健妇增慨然。
生有如此夫,早寡非所怜。
求尸白刃中,负土家山前。
事去哀益深,义尽身可捐。
无儿欲何为?所依惟黄泉。
乡邻救引决,烈日丹衷悬。
谁办节孝翁,重赋睢阳贤。
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
闻风发如竹,飘萧动疏烟。
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
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
【注释解析】:
- “兵尘浩无际”:描述战场的尘土弥漫,无边无际,象征战争带来的灾难和混乱。
- “烈女难自全”:强调女性在战乱时期的艰难处境,她们难以保全自身,常被置于危险中。
- “燕山翟氏女”:提及燕山地区的翟氏女子,她嫁作丈夫后,丈夫被派遣到边疆。
- “求尸白刃中”:形容翟氏女子在丈夫被杀后,勇敢地寻找尸体,甚至在刀光剑影中也要找到他。
- “负土家山前”:指翟氏女子在丈夫死后,依然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甚至背土填平了家前的坟墓。
- “事去哀益深”:事情结束之后,她的悲痛更加深切,因为她失去了爱人。
- “义尽身可捐”:表示为了坚守忠贞的信仰和节操,她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 “无儿欲何为?”:表达了失去丈夫后的无助与绝望,她不知道未来的生活将如何度过。
- “所依惟黄泉”:在这里,黄泉指的是死亡,暗示了她对死亡的恐惧和依赖。
- “乡邻救引决”:描述了村民们发现翟氏女子的尸体后,纷纷前来救援的情景。
- “烈日丹衷悬”:形象地描绘了烈日下,人们的心情如同悬挂的红色心形,表达了他们对女性的同情和敬佩。
- “谁办节孝翁,重赋睢阳贤”:询问谁能为这位节孝翁(即翟氏女子)办理丧事并给予荣誉和尊重。
- “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诗人自己曾经访问过那里,现在看到那里的自然风光仍然清新美丽。
- “闻风发如竹,飘萧动疏烟”:形容风吹过时,草木摇曳发出的声音如同竹子一般清脆,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 “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提到有一个古老的吟诗台矗立在那里,位于太宁山顶。
- “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邀请冯太师来创作一首赞美翟氏女子节操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翟节妇的自述,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她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和她坚强不屈的精神风貌。诗中通过具体的情节和细节,如她勇敢面对死亡的勇气、为家庭承担重任的决心以及人们对她的同情和敬仰等,深刻地表达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她们所承受的苦难和牺牲。整首诗语言质朴而真挚,情感深沉而有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