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禽初出谷,其声何熙熙。
但知春可鸣,浑忘蛰冻时。
天生复天杀,恩怨敢自私。
寥寥古人心,世远今谁知。
幽禽
幽禽初出谷,其声何熙熙。
但知春可鸣,浑忘蛰冻时。
天生复天杀,恩怨敢自私。
寥寥古人心,世远今谁知。
译文:
幽禽刚从山谷中飞出,它的叫声多么欢快。
只知道春天适合鸣叫,却忘了冬天的寒冷。
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是自然法则,恩怨情仇不敢违背自己。
古人的心志如此宽广,而今天的人又知道多少呢?
赏析:
这首诗以幽禽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诗人通过对幽禽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生命本能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幽禽初出谷”一句,诗人将幽禽比作刚刚离开山谷的孩子,充满了期待和好奇。这里的“谷”象征着生命的摇篮,而“幽禽”则象征着新生的力量。
“其声何熙熙”一句,诗人用“熙熙”来形容幽禽的叫声,传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情感。这里,诗人通过听觉的描绘,展现了幽禽生命力的旺盛和活力四溢的状态。
“但知春可鸣”一句,诗人揭示了幽禽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这里的“春可鸣”既指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幽禽在春天里最活跃的时刻。同时,诗人也在暗示人类应该珍惜每一个春天,不要错过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时刻。
“浑忘蛰冻时”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幽禽在大自然中的自由与无拘无束。这里的“蛰冻时”代表着冬日的寒意和困境,而“浑忘”则表达了幽禽对于这些困难的置之不理。
“天生复天杀”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观点: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是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是人为的控制或干预。这里的“天生”和“天杀”分别代表了自然法则的诞生和存在,而“恩怨敢自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行为的担忧和批评。
“寥寥古人心,世远今谁知”一句,诗人发出了感慨和疑问。这里的“寥寥”形容古人的心灵世界,而“世远今谁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代人是否能够理解和领悟古代文化的困惑。
这首诗以幽禽为引子,展开了对生命本能、自然法则以及人类行为的深刻思考和探讨。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幽禽特性的深入解读,传达出对生命、自然和人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