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休惊误一生。黄尘南北路、几功名。枝头乌鹊梦频惊。西州月,夜夜照人明。
枕上数寒更。西风残漏滴、两三声。客中新感故园情。音书断,天晓雁孤鸣。
小重山
诗酒休惊误一生。黄尘南北路、几功名。枝头乌鹊梦频惊。西州月,夜夜照人明。
枕上数寒更。西风残漏滴、两三声。客中新感故园情。音书断,天晓雁孤鸣。
注释:
- 诗酒休惊误一生:意思是说,不要因为饮酒作诗而耽误了一生的大事。
- 黄尘南北路:指的是在南北方向的道路上奔波,形容旅途中的艰辛和奔波。
- 几功名:多少功名。表示对功名的追求和渴望。
- 枝头乌鹊梦频惊:指树上的乌鸦经常被惊醒。这里用乌鸦作为象征,表示生活的艰辛和不安定。
- 西州月,夜夜照人明:指的是夜晚明亮的月亮,照亮了整个西州。这里的西州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者特定的地方,表示在某个地方度过的夜晚。
- 枕上数寒更:指在枕头上数着寒冷的更次(即古代的一种计时制度),表示在寒冷的夜晚里度过的时间。
- 西风残漏滴、两三声:形容西风的声音,仿佛是漏斗中的水滴掉落的声音,持续不断地传来。
- 客中新感故园情:指在异乡为客,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
- 音书断,天晓雁孤鸣:指书信中断,无法传递信息;同时,天刚亮时,大雁发出孤独的鸣叫声。这里的音书和雁鸣都暗示着离别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小重山”为标题,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生活状态和他的内心感受。诗中提到“诗酒休惊误一生”,表达了诗人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不能因为饮酒作诗而耽误了一生的大事。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既要追求功名,也要享受诗歌带来的乐趣。
诗中提到“黄尘南北路、几功名”,描绘了诗人在南北路上奔波的情景,以及他对于功名的渴望。这种情景体现了诗人在异乡为客的艰辛,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诗中提到“枝头乌鹊梦频惊”,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不安和焦虑。乌鹊常常被惊醒,象征着生活的不易和不安定。这反映了诗人在异乡为客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西州月,夜夜照人明”,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月亮的场景。这个场景既展现了月亮的美丽,也暗寓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在异乡为客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诗中提到“枕上数寒更”,描绘了诗人在异乡为客的夜晚,躺在床上数着寒更。这个场景既体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苦,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在异乡为客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诗中提到“西风残漏滴、两三声”,描绘了西风吹过窗户,留下残漏滴落的声音。这个场景既体现了西风的凄凉和萧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这反映了诗人在异乡为客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诗中提到“客中新感故园情”,描绘了诗人在异乡为客时,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思念之情。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以及他在异乡为客时的孤独和无助。
诗中提到“音书断,天晓雁孤鸣”,描绘了诗人在异乡为客时,与故乡的联系中断,只能听到大雁孤鸣的声音。这反映了诗人在异乡为客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以“小重山”为标题,通过描绘诗人在异乡为客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功名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方式,如自然景物、人物心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