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此中秋百恨生,频年骨肉尚飘零。
独援北斗酌明月,闲看银河感客星。
极目关河归白昼,满怀风露立青冥。
眼前咫尺清虚府,未许乘鸾叩玉扃。
【注释】
又此中秋百恨生:又逢中秋佳节,心中充满了百种的愁恨。又,再一次,再次。生,产生。
频年骨肉尚飘零:多年来亲人离散,骨肉分离。频年,连年。骨肉,指亲属或兄弟。尚,还是。
独援北斗酌明月,闲看银河感客星:独自一人手持北斗柄,对着明亮的月亮饮酒自酌;悠闲地观赏天河,为游子思家而感叹。
极目关河归白昼:远望祖国的山川大地,只见白日已归入大地,不见月色。
满怀风露立青冥:满胸间充溢着清冷、凄寒的气息,独自立在茫茫的天地之间。青冥,青天、高空。
眼前咫尺清虚府,未许乘鸾叩玉扃:眼前的清虚府(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居所),我还不能进去叩拜。咫尺,形容距离很近。清虚府,指仙境。乘鸾叩玉扃,传说中仙人乘坐仙鹤,用金玉做的门环敲击玉扃,进入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中秋思乡之作。诗的首句“又此中秋百恨生”就点出诗人因思念故乡而产生的种种愁恨,这愁恨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国事的忧虑;二是对自身身世的感慨。第二句“频年骨肉尚飘零”进一步说明这种愁恨的原因和性质。第三四两句是说自己举杯遥祝明月,并凝视天河上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以寄托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五六两句是说望着祖国的大好山河,却只见白昼已过,明月难睹,不禁感慨万端。最后两句是说自己胸怀中充满了清冷凄寒之气,只好立于青天之上,仰望那遥远的清虚府,却又无法进入叩拜。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假雕琢,却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