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硕德集隆禧,二百馀年运未衰。
薄劣何堪文学掾?
登庸幸际圣明时。
蹇驴破帽随缘好,淡饭黄齑到处宜。
三读来诗殊有感,贻名善恶敢忘思?
这首诗是作者在收到家西隐叔寄来的诗后,以次韵相答的。
首句“前人硕德集隆禧,二百馀年运未衰”中的“前人硕德”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者,如孔子、孟子等,他们都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智。“二百馀年运未衰”则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这些贤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当前的社会环境并未因此而衰落。
第二句“薄劣何堪文学掾”,这里的“薄劣”指的是自己学识浅薄、才能有限,而“文学掾”则是指文职官员或学者的身份。这句表达了自己在学识上自愧不如,同时暗含了对那些有学问、有能力的人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登庸幸际圣明时”,这里的“登庸”指的是得到重用,“圣明时”则是指国家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句表达了自己能够有幸在这样的时代中得到重用,感到非常幸运和自豪。
接下来四句则是具体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感悟。“蹇驴破帽随缘好,淡饭黄齑到处宜”,这两句分别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饮食喜好。前者表达了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仍能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后者则反映了自己朴素的生活方式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感。
最后两句“三读来诗殊有感,贻名善恶敢忘思?”则是对前人的诗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感悟。这句表达了自己对诗作的反复阅读,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对于道德评价的重视,无论是好是坏,都会铭记于心。
这首诗通过赞美前人的德行和才能,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通过具体的日常生活描写和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