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为国致升平,每事参差谩有情。
天魔未除难学道,国粮不足莫论兵。
痛怜劫运如长夜,起视明星近五更。
待得朝廷消息好,笑携儿子赋归耕。

【解析】

“枕上偶成”为诗的首句,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与作者的生活环境。从这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夜晚辗转难眠之际写下这首诗的,而“枕上”又进一步表明了这首诗是一首写梦的诗。接下来两句是说:我常常在想怎样才能为国家带来升平和安定,但是事与愿违,每件事都参差差错。这一句中的“常思”、“每事”,都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而“参差”二字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时局的不满。第三句中的“天魔未除难学道”,意思是说天魔(指奸邪)还没有除去,我怎么能安心学习道呢?这句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最后两句是说:我痛惜劫运就像漫漫长夜一样,等到天亮时看见星星近在眼前的时候(即五更时分),我等到了朝廷的消息好的时候,我要笑呵呵地携子回家种地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现实的无奈。从诗句来看,此诗应作于元代末年。

【答案】

译文:

我常常在想怎样才能为国家带来升平和安定,但是事与愿违,每件事都参差差错。天魔(指奸邪)还没有除去,我怎么能安心

学习道呢?我痛惜劫运就像漫漫长夜一样,等到天亮时看见星星近在眼前的时候我等到了朝廷的消息好的时候,我要笑呵呵地携

子回家种地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末,是作者梦醒后有感而发的抒情之作。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刻,翻来覆去不能入睡,想到国事,想到自己的

命运,想到百姓的生活,心中百感交集,于是挥笔写下此诗。

全诗以梦境为线索,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对国家命运、个人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诗人运用比喻、设问等手法,表达自己对于国家

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