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天气,正余料峭,□□帘幕。万斛金莲光不夜,香满云间楼阁。金镫频敲,绿帘高揭,应为黄昏约。霜娥无恙,唤人依旧飘泊。
却恨乌兔无情,把人青鬓,白恁星星却。千古繁华行乐地,谁笑谁歌谁酌。北海尊罍,东山丝竹,梦里扬州鹤。客窗无寐,故人谁念萧索。
【注释】
景龙天气:指唐中宗景龙年间。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料峭:寒冷。
□□:形容帘子很薄的样子。万斛金莲:形容灯花如万斛黄金般灿烂。万斛,形容数量之多。金莲:指灯芯。光不夜:形容灯火通明,通宵达旦。云间楼阁:指楼台上的灯火与云彩相映成趣。
金镫:指马镫。金镫频敲:指马儿不断踏动着马镫。绿帘高揭:指窗帘高悬,透进光亮。应为黄昏约:应该是为了黄昏时的约会而准备。
霜娥:这里指嫦娥。无恙:没有事。唤人依旧飘泊:还是让人独自漂泊。
却恨:反而恨。乌兔:代称时光飞逝。无情:无情地催人衰老。青鬓:指青春的头发。星星却:像星星一样逐渐变白。
千古:千年。繁华行乐地:指人们常来此寻欢作乐的地方。谁笑谁歌谁酌:指谁在此欢乐歌舞,谁在这里饮酒作乐。尊罍:指酒杯。东山:指东晋的谢安隐居的地方。丝竹:指音乐和弦乐器。梦里扬州鹤:梦中听到扬州有仙鹤鸣叫。
客窗:客人的窗户。无寐:没有睡好觉。萧索:冷落、凄凉。
【赏析】
《念奴娇·都城元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词中描绘了元宵节夜晚长安城的繁荣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全词以“景龙天气,正余料峭”开篇,描绘了长安城的天气状况,同时也暗示了元宵节即将到来的喜庆气氛。接着,词人用“□□帘幕”来形容灯饰的璀璨,以及“万斛金莲光不夜”来形容灯火辉煌的场景。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词人描述了自己为了迎接元宵节的到来而精心准备的情景:“金镫频敲,绿帘高揭,应为黄昏约。”这里的“黄昏约”暗指了与朋友约定的元宵夜游活动。然而,词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反而因为时光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悲哀:“却恨乌兔无情,把人青鬓,白恁星星却。”这一句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词的后半部分,作者转而描绘了长安城中的人们是如何度过元宵节的:“千古繁华行乐地,谁笑谁歌谁酌。”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于繁华盛世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欢庆之余所表现出的各种情感。
词人以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作为结尾:“客窗无寐,故人谁念萧索?”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于孤独和寂寞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整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夜晚长安城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繁华盛极一时的感叹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