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离根,铅汞始。看尽千章,难取希夷理。际会先生蒙妙旨。万卷皆通,别是心欢喜。
有中藏,无内起。大纳乾坤,小入毫毛里。元始曾言如黍米。灵宝分明,始觉真端的。
苏幕遮
坎离根,铅汞始。看尽千章,难取希夷理。际会先生蒙妙旨。万卷皆通,别是心欢喜。
有中藏,无内起。大纳乾坤,小入毫毛里。元始曾言如黍米。灵宝分明,始觉真端的。
注释:
- 诗句释义:
- 坎离根,铅汞始。看尽千章,难取希夷理。
- “坎离根”和”铅汞”指的是道教中的炼丹术语,”看尽千章,难取希夷理”表示通过长时间的修炼,仍然无法完全理解道家的至高道理。
- 际会先生蒙妙旨。
- “际会先生”指的是遇到一位能够传授高深道理的老师或高人。”蒙妙旨”表示得到了高明的指导。
- 万卷皆通,别是心欢喜。
- “万卷皆通”表示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别是心欢喜”意味着这种学习过程给自己带来了愉悦和满足感。
- 有中藏,无内起。
- “有中藏”指的是内在的修为或修养。”无内起”表示这种修养不需要外部的推动或激励。
- 大纳乾坤,小入毫毛里。
- “大纳乾坤”指广阔的胸怀或境界。”小入毫毛里”表示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能纳入自己的视野或理解之中。
- 元始曾言如黍米。
- “元始”指的是宇宙的本源或起源。”如黍米”表示非常微小或者微不足道的东西。
- 灵宝分明,始觉真端的。
- “灵宝”指的是道家的法宝或法器。”分明”表示清晰明了。”始觉真端”表示开始意识到真理的实质。
- 译文:
坎离根,铅汞始。看尽千章,难取希夷理。
际会先生蒙妙旨。万卷皆通,别是心欢喜。
有中藏,无内起。大纳乾坤,小入毫毛里。
元始曾言如黍米。灵宝分明,始觉真端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道家修炼过程的诗作,通过对炼丹术语和概念的阐述,展现了道家追求真理、修身养性的过程。诗人通过反复强调“有中藏,无内起”这一观点,表达了内心的修养和超越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炼丹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展现了炼丹者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应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