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兰难寄远,渺汀蒲,烟思共依依。甚檐花听断,骚章歌罢,此意谁知。满眼孤村流水,肠断去年时。过了端阳日,重问归期。
同是天涯羁旅,叹湘灵鼓瑟,笑我全非。九江风雨外,有客淡忘归。正目渺、骞情愁予,又吴潮、吹上竹枝词。西窗夜,待剪灯深坐,却话相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表达情感的题目,注意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句阐释原因。“折兰难寄远”,兰花是用来表示友情的,这里用它来比喻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渺汀蒲,烟思共依依”,汀洲上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有一缕缕思念萦绕在心头;“甚檐花听断,骚章歌罢,此意谁知”,那飘落的檐花似乎在倾听着什么,又似乎在为我的离别而歌唱,但这一切又怎能传达给远在他乡的朋友呢?诗人运用想象,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地表现出来;“满眼孤村流水,肠断去年时”,眼前的孤村流水让人想起去年的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愁绪;“过了端阳日,重问归期”,端午节快到了,诗人不禁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自己是否也该回家了?“同是天涯羁旅,叹湘灵鼓瑟,笑我全非”,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人,都感叹湘江女神鼓瑟奏曲的哀怨之声,却只有我无法理解她的哀怨;“九江风雨外,有客淡忘归”,就在九江之滨,却有人因为雨中景色而忘记了回家;“正目渺、骞情愁予”,我目视远方,心情却像被拉长了一样,忧愁之情难以排解;“又吴潮、吹上竹枝词”,吴地的海潮似乎在吹奏着《竹枝词》的曲子;“西窗夜,待剪灯深坐,却话相思”,晚上我在西窗下坐着,等待着天明,一边剪去烛光,一边倾诉着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折兰难寄远,渺汀蒲。烟思共依依。甚檐花听断,骚章歌罢,此意谁知。满眼孤村流水,肠断去年时。过了端阳日,重问归期。同是天涯羁旅,叹湘灵鼓瑟,笑我全非。九江风雨外,有客淡忘归。正目渺
、骞情愁予,又吴潮、吹上竹枝词。西窗夜,待剪灯深坐,却话相思。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点明与友人相别后的心情:“折兰难寄远”,“折”就是折一枝蕙草的意思,古人常用来象征友情。“难寄远”即指这种友情不能通过折兰这一动作表达出来,只能寄托于这束蕙草上。接下来四句写友人离别后所处环境的萧索以及他的内心世界:“甚檐花听断”“骚章歌罢”。“甚”就是为什么的意思,“骚章歌罢”指友人已唱完送别诗。“肠断去年时”三句写离愁之深。友人离去已经一年时间了,如今又逢端午佳节,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下片写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劝慰。“同是天涯羁旅”二句承上启下,指出自己也在异地他乡,也是羁旅之人。“湘灵鼓瑟”“笑我全非”二句写自己的孤独和无奈。湘灵即湘江女神,湘江女神鼓瑟奏曲的哀怨之声是无人能理解的。“正目渺”“骞情愁予”写自己目视前方,思绪无边无际。“又吴潮、吹上竹枝词”写自己耳听着吴潮的鼓声,心想着《竹枝词》。“西窗夜,待剪灯深坐”写自己在西窗下坐着,等待着明天天明。“却话相思”写自己剪去了蜡烛,独自坐在西窗下,一边剪着蜡烛,一边诉说着思念之情。
整首词语言清婉含蓄,意境凄美,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别后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