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化身千百亿,贞观赵模推第一。
百家聚讼谩纷纭,正传宁到山中石。
论书当论气韵神,谁与痴儿较形质。
想当填郭断手初,帝与欧虞皆太息。
昭陵玉匣秘重泉,自此中天无二日。
元章老去不及见,却见苏家评甲乙。
北山居士得何许,购取宁论万金直。
几年僦屋客江海,宝气奎光夜相射。
南来北人多健者,名色连艘金满室。
应嗟我辈太痴绝,常抱蠹书论得失。
【解析】
“题赵模拓本兰亭后”是诗的标题,全篇围绕“赵模”展开。赵模即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字“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开创了唐朝,被后人誉为“贞观之治”。本诗第一句“兰亭化身千百亿”,意思是说兰亭这个文化符号在唐太宗李世民手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也就是得到了最好的传承。第二句“贞观赵模推第一”则是说唐太宗李世民是最擅长书法的人,他是书法的宗师。第三句“百家聚讼谩纷纭”,意思是说各种观点都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各抒己见。第四句“正传宁到山中石”是说真正的学问是不会跑到山中的石头里的,意在表达学问应该流传开来的意思。第五句“论书当论气韵神”,这是对书法艺术的高度概括,意思是说评价书法家的作品,应当重视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内在神韵。第六句“谁与痴儿较形质”是说谁去和那些不懂书法的人去比较书法的形质呢?作者的意思是说只有懂得书法的人才能够欣赏到书法的美。第七八句是说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让人感受到它的精神气质和内在神韵,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的,所以作者说“谁与痴儿较形质”。第九句“想当填郭断手初”,意思是说如果自己能够成为书法大家的话,那就应该是从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就开始创作了。第十句“帝与欧虞皆太息”是说唐代的皇帝和大书法家欧阳询以及虞世南都对此感到叹息,这大概是因为当时很少有人真正掌握书法的精髓。第十一二两句是说唐太宗李世民把昭陵中收藏的玉匣子秘而不宣,让后世人无法窥见其中的奥秘,从此之后天下再也没有两位书法高手能在同一方面超过唐太宗。第十三四句“元章老去不及见”是说元代的大书法家黄庭坚(号“元章”)已经去世很久了,作者没有见到他。第十五六句“却见苏家评甲乙”是说作者看到了苏轼对书法作品的品评,并把它们分成甲、乙两组,这是对前文的回应。最后两句“北山居士得何许,购取宁论万金直”是说北山居士得到了什么,用万金来购买又有什么意义呢?这里指的是书法作品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几年僦屋客江海,宝气奎光夜相射。”意思是说作者租用了江海之间的房子,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宝气的奎光相互辉映。这句诗是作者对自己多年漂泊生涯的一种感慨。“南来北人多健者,名色连艘金满室。应嗟我辈太痴绝,常抱蠹书论得失。”意思是说南方、北方来的人们都是很健壮的,他们的家中都堆满了金子;而我们这些人都是很糊涂的,总是抱着那些破烂的书来议论是非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