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桐孙美如玉,化作长鲸唤僧粥。香严一击六根开,剥落皮毛换凡骨。
中郎却顾中散惊,初非爨下鸣不平。批鳞拔角就绳墨,龙门绿绮喑无声。
昔闻北溟鱼,化作天池鹏。今见横海姿,解作威凤鸣。
薾然败棺材,蠢尔牛阑撑。龙腾虎变固有待,不遇赏音徒尔灵。
君不见饭牛自卖亦何者,逢时自致千秋名。
华鲸引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石上桐孙美如玉”,化作长鲸唤僧粥。”
- 注释:桐孙指梧桐树,桐木之精;长鲸象征巨大的力量或生物。僧人以桐木为食,此处比喻僧人的修行过程。
- 翻译:在石头上的梧桐树(桐孙)美丽得如同玉石,最终化身为一条巨大的鲸鱼(长鲸),它召唤着僧人(僧粥)。
- “香严一击六根开,剥落皮毛换凡骨。”
- 注释:香严,即禅宗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敲击不同的木头来唤醒内心的觉悟;六根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受器官。
- 翻译:香严大师用一记重击打开了所有的感官,剥去表面的皮毛,使心灵回归到最纯粹的状态。
- “中郎却顾中散惊,初非爨下鸣不平。”
- 注释:中郎和中散都是古代文学家和音乐家的身份,这里可能暗指他们的作品或才华被世人误解或忽视。
- 翻译:中郎回头看中散的表演时感到震惊,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作品(爨下鸣)不被理解而感到不满。
- “批鳞拔角就绳墨,龙门绿绮喑无声。”
- 注释:批鳞拔角,形容去除不必要的东西,让事物变得清晰;龙门绿绮,传说中一种美丽的琴,通常用来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能。
- 翻译:就像去除鳞片一样去除不必要的部分,让事物变得明晰;而那把传说中的绿绮琴(龙门绿绮)虽然声音美妙但始终静默无声。
- “昔闻北溟鱼,化作天池鹏。”
- 注释:北溟鱼指的是生活在北方海域的鱼,天池鹏则是指天空中的大鹏鸟。
- 翻译:曾经听说北溟的鱼能变成天池的大鹏鸟。
- “今见横海姿,解作威凤鸣。”
- 注释:横海姿,形容宽广无垠的海面;威凤鸣,比喻威严的凤凰鸣叫。
- 翻译:现在看到那宽广的海面(横海姿),仿佛可以听到威猛的凤凰(威凤鸣)鸣叫。
- “薾然败棺材,蠢尔牛阑撑。”
- 注释:薾然,形容声音低沉或寂静的样子;败棺材,指破碎的棺材;牛阑撑,即用牛拉的棚车,这里可能指代某种行动或努力。
- 翻译:那低沉的声音就像是破碎的棺材(薾然败棺材),而那笨拙的动作就像是用牛拉着的车(牛阑撑)。
- “龙腾虎变固有待,不遇赏音徒尔灵。”
- 注释:龙腾虎变,指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赏音,即欣赏者或赏识者;徒尔,仅仅是如此而已。
- 翻译: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必然的(龙腾虎变),但如果不能找到赏识者或欣赏者(不遇赏音),那么这种变化只是徒具形貌而无实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典故,使得整首诗歌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人的命运和心境的转变,以及对世界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