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三百里,流血水云腥。
战鼓有时歇,渔歌无处听。
飘零孤雁白,惨澹远山青。
题橘音书断,令人忆洞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太湖三百里,流血水云腥。
战鼓有时歇,渔歌无处听。
飘零孤雁白,惨澹远山青。
题橘音书断,令人忆洞庭。
首先看首联“太湖三百里,流血水云腥”,太湖水色因战争而腥气弥漫。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战争的残酷。
颔联“战鼓有时歇,渔歌无处听”,描写了一个战乱后的场景,战争过后的寂静和萧条。
颈联“飘零孤雁白,惨澹远山青”,描写战争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
尾联“题橘音书断,令人忆洞庭”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和忧虑,同时表达了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
【答案】
①太湖水因战争而腥气弥漫。
②描绘战争结束后的萧瑟凄凉之景,表达出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③用“孤雁”“远山”等意象来渲染气氛,表达作者对国事的担忧。
④“题橘”指代自己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