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哀痛诏,使者出江东。
兵革何时息?
车书四海同。
落梅春雨后,芳草夕阳中。
俯仰长流涕,穷涂一老翁。
【注释】
近:近来;哀痛诏:哀悼皇帝的韶令。使者:指皇帝派来的使者。出:从……来。江东:今江苏、浙江一带,这里借指朝廷或京都。兵革:兵器和战旗。何时息?什么时候停止战争呢?车书:古代称国家为车,以“舆图”代国家,即四海之内的国家。四海同:四海之内的国家统一。落梅:春雨过后,梅子成熟了。芳草:春天的野草。夕阳中:黄昏的时候。俯仰长流涕,穷途一老翁:我低头沉思,不禁老泪纵横,我一生困顿坎坷,已到晚年,如今又逢国难,我真像那无依无靠的流浪人啊。
【赏析】
《漫兴》是一首写景怀古兼有感伤时事的七绝诗。全诗八句,每句五个字,四句对句用平仄互为起伏,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音韵和谐悦耳,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诗人通过描写江南春末时节景物的变化,表现自己忧时伤己的情感。
首句“近闻哀痛诏”,点明诗人听到的是哀痛的诏文。“哀痛诏”,指哀痛皇帝驾崩的诏书。“使者出江东”,是说皇帝在弥留之际召见大臣,要大臣前往江东处理后事的诏书。“哀痛诏”“使者”两词,把当时的情景烘托得十分逼真。
颔联“车书四海同”,承“近闻哀痛诏”。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四海之内都统一于朝廷之下了。“车书”,古人称全国为“舆图”,故云“四海同”。
颈联“落梅春雨后,芳草夕阳中”,承“车书四海同”而来,意思是说,在“车书四海同”的情况下,“落梅”之后,春雨之后,芳草之中,黄昏时候。“落梅春雨后”,写江南春末时节景物的变化,暗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忧虑。“芳草夕阳中”,写江南春末时节景物的变化,也暗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忧虑。尾联“俯仰长流涕,穷途一老翁”,承“车书四海同”而来,是说,面对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处境,我不由得仰天长叹,泪水潸然流下了。我已是年迈之人,人生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悲叹朝廷衰败、山河破碎、生民涂炭的沉痛心情,以及自己壮志未酬、年老体衰、漂泊无依、前途渺茫的悲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