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清明日,扁舟过玉山。
传书元有误,飞鸟竟无还。
芳草萋萋碧,落花点点斑。
题名墙外竹,黄鸟正间关。

细雨清明日,扁舟过玉山。

传书元有误,飞鸟竟无还。

注释:清明节的细雨中,我乘着扁舟渡过了玉山。

书信传递有错误,连飞鸟也找不到回来的路。

芳草萋萋碧,落花点点斑。

题名墙外竹,黄鸟正间关。

译文:

清明节的细雨中,我乘着扁舟渡过了玉山。

书信传递有错误,连飞鸟也找不到回来的路。

芳草茂盛一片绿色,落花点缀在地面上形成一片斑点。

题写在墙壁外的竹子上,黄莺正在那里啼鸣。

赏析:

顾仲瑛是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景。这首诗就是他在一次游历中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细雨清明日,扁舟过玉山。”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清明节的细雨中,我乘着扁舟渡过了玉山。这里的“玉山”指的是昆山,顾仲瑛曾经在此地居住过一段时间。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昆山的眷恋之情。

颔联“传书元有误,飞鸟竟无还。”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失落感。这里他感叹信鸽飞回的途中可能会遇到意外情况,导致无法按时送达信件。这种无奈的心情在他的其他诗作中也有体现,如《秋夜寄邱员外》中的“寄语罗浮山下客,莫教弦管夜惊鸥”,表达的是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颈联“芳草萋萋碧,落花点点斑。”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的“芳草萋萋碧”形容草地茂密而翠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落花点点斑”则描绘了花瓣飘落的景象,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这种景象与前两句的自然景色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尾联“题名墙外竹,黄鸟正间关。”则转向了诗歌的主题。这里的“黄鸟”指的是黄鹂,它是一种善于鸣叫的鸟类。它在这里象征着欢快和自由的生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像黄鹂一样快乐而无忧无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顾仲瑛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这种理解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