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手植娑罗树,树下频翻竺国书。
失鹿不知秦二世,葬鱼那问楚三闾。
园收柿叶皆新纸,林养松花当宿储。
十里双溪春水绿,浮杯时复访樵渔。
【注释】
次韵赠本兰亭:即“和诗”。
庭前手植娑罗树:娑罗树,梵语Suvarna的音译,意为香花。
频翻:频繁翻阅。
竺国书:古印度的书。
失鹿不知秦二世: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间曾误杀谏臣蒙恬,并纵容赵高谋害太子扶苏。后赵高诬陷丞相李斯欲谋反,胡亥听信谗言,赐李斯死。后来匈奴进犯边关,又误杀了大将章邯,结果导致秦朝灭亡。“失鹿”比喻国家混乱,政局不稳。
葬鱼那问楚三闾:楚三闾,指屈原(字原长,号灵均),楚国人,以《楚辞》留于后世。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以为他已葬在江中,所以后人称他的墓为“三闾大夫墓”或“三闾大夫之墓”。
柿叶皆新纸:柿树叶子制成的纸称为“柿叶纸”。
松花当宿储:松脂滴落在地上,古人常收集起来,用来制作蜡烛、墨汁等。这里指松脂。
十里双溪春水绿:意思是说双溪两岸的山色青翠,流水碧绿。
浮杯时复访樵渔:意思是说在饮酒时,常常到山林间访问樵夫、渔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一首五律,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
首先来看第一句“庭前手植娑罗树,树下频翻竺国书”。这是诗人对友人庭前娑罗树的描绘,娑罗树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象征着友情的珍贵与美好。而竺国书,则是从《三国志·魏书》中引用的典故,表示朋友之间的交往就像古代的书信一样,需要经过翻译才能被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庭院前的娑罗树就是朋友种下的,而树下的竺国书,则是朋友经常翻看的内容。
接下来是第二句“失鹿不知秦二世,葬鱼那问楚三闾”,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间,由于自己的昏庸无能,导致国家陷入混乱,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像秦二世这样的君主,即使失去了国家也浑然不觉,更不用说去关心百姓的生活了。而楚国的屈原,则因为自己的才华横溢而被误解,最后选择投江自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像屈原这样的英雄人物,也不能逃脱历史的审判,更不要说去指责别人了。
然后是第三句“园收柿叶皆新纸,林养松花当宿储”,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柿子叶子制成纸叫做柿叶纸,松花则可以制成蜡烛等物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花园中的柿叶已经收集起来做成了新的纸张,而树林中的松花也可以保存下来作为储备。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接着是第四句“十里双溪春水绿,浮杯时复访樵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双溪两岸的景色如画,春天的水色碧绿,诗人时常会带着酒杯去拜访樵夫和渔夫。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与赞美。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和诗词,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