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溪山各远离,倚楼长笛为谁吹?
相逢山海三生石,共惜边风两鬓丝。
客舍暂如桑下宿,世涂危甚剑头炊。
明朝果若西庵去,更约匡衡细说诗。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故国溪山各远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厚情感,他感到自己的家乡和国家(这里指宋朝)被分隔在遥远的地方。”溪山”指的是自然景色,而“远离”则表达了距离感和乡愁。
    译文:故乡的山水各自远隔,令人怀念。

  2. 倚楼长笛为谁吹?: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孤独的情绪,他可能因某种原因无法与他人分享这份忧愁,因此选择依靠高楼的长笛来抒发心中的悲凉。这里的“倚楼”可能暗示诗人独自处于高处眺望或沉思的状态。
    译文:倚楼吹奏长笛,为谁而歌?

  3. 相逢山海三生石:这一句可能是对两人之间深厚关系的比喻,如同山海中的三生石一般永恒不变。”相逢”意味着再次相遇,而“三生石”则是佛教中的一种说法,表示前世、今世和来世的缘分。
    译文:与你的相逢,就像山海间的三生石一样,历经三世的轮回依然坚固。

  4. 共惜边风两鬓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特别是对方可能因环境艰苦而变得脆弱。”边风”可能指的是边境地区的气候或环境条件,“两鬓”指的是人的前额两侧,通常与智慧或经验关联,这里可能暗喻对方的年纪或经历。
    译文:共同珍惜我们面对边风时的脆弱与坚韧。

  5. 客舍暂如桑下宿: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暂时寄居的场景,可能是在一个简陋但温馨的环境中。”客舍”指的是旅馆或临时居住之所,“桑下宿”则是一种比喻,可能意味着在乡村简朴的环境下暂作停留。
    译文:我们的旅舍像桑树底下那样简单而温暖。

  6. 世涂危甚剑头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恐惧。”世涂”指的是社会现实,“危甚”加强了这种忧虑的程度,“剑头炊”可能指的是刀剑上的火焰,象征危险和斗争。
    译文:在这个世界上,危机无处不在,如同剑刃上燃烧的火焰。

  7. 明朝果若西庵去:这句话可能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或计划,表明他们计划在某一天再次相聚。”西庵”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所,”明朝果若”则表明如果真有那一天,将会是事实而不是幻想。
    译文:明天如果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地相见西庵,那将是美好的时刻。

  8. 更约匡衡细说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匡衡”可能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也可能只是诗人用来比喻某个特定人物。”细说诗”意味着深入细致地讨论或交流诗歌的艺术。
    译文:让我们约定时间,再次一起探讨和品味诗歌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友情和生活状态的深刻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