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十五六,好古尊前贤。初闻独孤桧,快睹曾争先。
苍然一株蘖旧根,皴皮错节枝叶蕃。适逢夜雨半身湿,宜是往年甘露痕。
孔明庙前柏相似,乃在陈司徒庙之后园。乡来陵谷忽变改,造化劫灰飞入海。
神焦鬼烂救不得,桐乡自此无光彩。幸存一曲阑干石,题公姓字留遗迹。
石苔斓斑土花碧,相伴铜驼非荆棘。余从海上避兵归,几度摩挲长太息。
怀哉古之人,好贤意无穷。咏甘棠,爱召伯,赋菉竹,美武公。
宪公此树堪比隆,后人宁不仰高风。玄都道士桃千树,一会区区岂难措。
龙钟野老及群英,亦愧因循坐迟暮。桧乎桧乎重培植,风枝相樛霜干直。
邦人具瞻仰遗德,见树犹如见颜色,六百二十五年如一昔。
【诗句】
忆昔十五六,好古尊前贤。初闻独孤桧,快睹曾争先。
苍然一株蘖旧根,皴皮错节枝叶蕃。适逢夜雨半身湿,宜是往年甘露痕。
孔明庙前柏相似,乃在陈司徒庙之后园。乡来陵谷忽变改,造化劫灰飞入海。
神焦鬼烂救不得,桐乡自此无光彩。幸存一曲阑干石,题公姓字留遗迹。
石苔斓斑土花碧,相伴铜驼非荆棘。余从海上避兵归,几度摩挲长太息。
怀哉古之人,好贤意无穷。咏甘棠,爱召伯,赋菉竹,美武公。
宪公此树堪比隆,后人宁不仰高风。玄都道士桃千树,一会区区岂难措。
龙钟野老及群英,亦愧因循坐迟暮。桧乎桧乎重培植,风枝相樛霜干直。
邦人具瞻仰遗德,见树犹如见颜色,六百二十五年如一昔。
【译文】
我回忆年轻时的十五六岁,喜好古代尊重前贤。初次听到独孤桧的名字,就兴奋地想要看到他。
这棵孤零零的古树依然保留着那棵老根的形态,皮肤皱折交错,枝繁叶茂。正当夜雨来临的时候,它被雨水淋湿了大半身,想必是因为去年秋天的雨水滋润了它的根部。
这棵老树和孔明庙前的柏树很像,就在陈司徒庙的后花园里。以前这里山清水秀,现在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造化之力把灰尘变成了飞灰,落入大海一样。
老树已经焦枯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桐乡再也没有像它这样有光彩的树了。然而,我们还能在这石阑干的石头上找到它留下的遗迹,虽然只是一些模糊的文字,但足以让人们记住它曾经存在的证明。
这棵老树苔藓斑斑点点,土花碧绿,陪伴着铜驼寺,并不荒凉。我从海上避难回来,多少次抚摸着它,心中充满了叹息。
怀念那些古代的人啊,他们喜爱贤才的心情是无尽的。我曾经吟咏甘棠树,赞美召公;赋写了菉竹,赞颂武公。
宪公这棵树可以和周公旦相提并论,人们当然不会不佩服他的崇高风范。玄都道士有上千棵桃树,他一时兴起就种了这么多。如果这些桃树能够聚集起来,难道不是容易做到的吗?
龙钟般的野老以及各位英雄豪杰,也都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因为懈怠而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你啊,孤独的老树啊,你要继续不断地得到培养,让它的风枝相互依偎,霜干笔直挺拔。
百姓们都仰望着这棵树,就像看待自己的德行一样。看到这棵树就像看到了你的面容一样,六十多年间仿佛从未改变。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独孤桧的风貌及其历史背景。诗人通过对独孤桧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巨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