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最是宫黄一点,散下天香万斛,来自广寒秋。蝴蝶逐人去,双立凤钗头。
向尊前,风满袖,月盈钩。缥缈羽衣天上,遗响遏云流。二十五声秋点,三十六宫夜月,横笛按伊州。同蹑彩鸾背,飞过小红楼。

水调歌头 · 天香词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最是宫黄一点,散下天香万斛,来自广寒秋。蝴蝶逐人去,双立凤钗头。

向尊前,风满袖,月盈钩。缥缈羽衣天上,遗响遏云流。二十五声秋点,三十六宫夜月,横笛按伊州。同蹑彩鸾背,飞过小红楼。

释义:

金粟缀成仙女的枝干,玉露洗去人的忧愁。谁说买来花和酒是为了享乐?不如少年时候那样游玩。最特别的是那宫中黄色一点,散发出的香气像万斛天香般浓密,这些香气来自于广寒宫。蝴蝶追随人而去,在凤钗上双双站立。

在宴席之前,风拂动着袖子,明月高悬钩形玉钩。缥缈的羽衣飘浮在天上,余音袅袅,宛如云层之上的流泉。二十五声秋风吹过,三十六宫的夜晚月光照耀,横笛演奏伊州曲。我们一同踩着彩鸾的背脊,飞过小红楼。

赏析:

“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金粟(金色的粟米)点缀成仙女般的枝叶,如同仙境一般;而玉露则洗涤着人们的忧愁,让人感到轻松愉快。这里的“玉露”不仅指自然界中的露珠,还可能暗指某种珍贵的药材,能够解除人们身体的不适和疲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们的心境相融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轻时代的怀念。在当时,年轻人喜欢购买花朵和美酒来欢度时光,但这种生活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人们更多地关注事业和功名得失,很少有机会像年轻时那样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因此,这句诗也暗示了作者对当下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

“最是宫黄一点,散下天香万斛,来自广寒秋。”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仙女的风采。她手中握着一颗璀璨的黄色珍珠,将其轻轻一撒,便释放出万斛的香气。这些香气来自于广寒宫,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充满了神秘和浪漫气息。这里的“宫黄”一词可能是指某种特殊的香料,它能够散发出如此迷人的香气,令人陶醉不已。

“蝴蝶逐人去,双立凤钗头。”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蝴蝶翩翩起舞,似乎在追逐着人们的脚步。它们在凤钗上双双站立,仿佛在为人们加油鼓劲。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蝴蝶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动感。同时,这也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

“向尊前,风满袖,月盈钩。”这几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诗人站在尊前,微风拂动着他的衣袖,明月高挂在钩状的玉钩上。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这里的“尊前”可能是指宴会的座位或场所,人们在这里畅饮交谈,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而“月盈钩”则形容月亮圆圆如钩,寓意着圆满、完满和幸福。

“缥缈羽衣天上,遗响遏云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渴望像仙女一样拥有轻盈飘逸的羽衣,能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而她的歌声则如同流水般悠扬婉转,传遍云霄。这里的“缥缈”一词描述了仙女羽衣的美丽和飘渺不定的感觉,而“遗响遏云流”则形容歌声悠扬动听,仿佛能够穿越云层传递到远方。

“二十五声秋点,三十六宫夜月,横笛按伊州。”这几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秋天的夜晚降临,二十五次的秋风划过脸颊,三十六个宫殿里的宫女们共同欣赏着美丽的月色。此时,一曲横笛奏响,旋律优美动听,让人陶醉其中。这里的“二十五声秋点”可能是指秋天的景色和声音的变化,包括树叶飘落、风声呼啸等。而“三十六宫夜月”则描绘了皇宫里灯火辉煌、月光皎洁的景象。最后一句“横笛按伊州”则可能是一首流传甚广的曲子名或者是一种乐器的名称。

“同蹑彩鸾背,飞过小红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憧憬。他希望与心爱的人一起踏上彩鸾的背脊,飞越那座小红楼。这里的“彩鸾”可能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鸟类,通常被用来象征吉祥如意和幸福美满。而“小红楼”则是一处美丽的建筑,代表着浪漫的爱情和美好的回忆。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仙女形象的描绘、宴会场景的刻画以及音乐与歌声的表现等多种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