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王,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武后时,数上疏言事,得罪贬临海丞,鞅鞅不得志,弃官去。

文明中,徐敬业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为府属。为敬业作檄传天下,暴斥武后罪。后见读之,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及败亡命,不知所之。

后宋之问贬还,道出钱塘,游灵隐寺,夜月,行吟长廊下,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未得下联。有老僧燃灯坐禅,问曰:”少年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欲题此寺,而思不属。”僧笑曰:”何不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云薄霜初下,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寺,看余渡石桥。”僧一联,篇中警策也。迟明访之,已不见。老僧即骆宾王也。传闻桴海而去矣。

translated: 诗句释义

唐才子传·骆宾王

[by Guest Translator]

骆宾王,出生于义乌,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浙江省。七岁时,他就已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能作诗赋。在他早年的生活里,他曾多次上书朝廷陈述时政问题,因此得罪了武则天,结果被贬至临海担任县丞,心中充满不平和遗憾。

文明年间,徐敬业发起起义,想要推翻武后,骆宾王投靠了他,并被任命府属。他为徐敬业撰写了一篇著名的檄文,这篇檄文在天下广为传播,无情地揭露了武后的罪行,令她震惊不已。当武则天看到这份檄文后,惊叹道:“这是谁写的?”有人回答说是骆宾王。武则天对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感叹不已,称赞他的才能无人可比。

后来,骆宾王因不满朝政而被贬出京城,下落不明。然而,他在灵隐寺的一次夜晚吟诵中留下了一句未完成的诗:“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这一句诗虽然尚未完成,却已经显示出其深邃而高远的意境。

老僧在灵隐寺燃灯坐禅,见到骆宾王深夜不寐地吟诵,便询问原因。骆宾王回答:“我欲题写此寺之美,但思绪难以集中。”僧人笑着告诉他:“何不试试‘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一句诗完美地回应了骆宾王的诗意,成为了他的警策之句。

次日清晨,当骆宾王再次拜访那位老僧时,却发现他已经不知所踪。据说,这位老僧其实是骆宾王转世,他一直在灵隐寺中修行。

骆宾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通过他的故事和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诗歌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