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言,字必简,京兆人,预之远裔。咸亨元年宋守节榜进士,为隰城尉。恃高才,傲世见疾。
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何故,曰:”彼见吾判,当羞死耳。”又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
坐事贬吉州司户。乃武后召还,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舞蹈谢。后令赋《欢喜诗》,称旨,授著作郎,为修文馆直学士。卒。
初,审言病,宋之问、武平一往省候,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但恨不见替人也。”
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有集十卷,今不存,但传诗四十余篇而已。
诗句逐句解析及翻译:
原文:
审言,字必简,京兆人,预之远裔。咸亨元年宋守节榜进士,为隰城尉。恃高才,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何故,曰:”彼见吾判,当羞死耳。”又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坐事贬吉州司户。乃武后召还,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舞蹈谢。后令赋《欢喜诗》,称旨,授著作郎,为修文馆直学士。卒。译文:
杜审言,字必简,是京兆人,也是杜预的远裔。在咸亨元年,他中了宋守节的进士榜,被任命为隰城县尉。因为才华出众,所以他傲慢地对待世人而受到嫉恨。苏味道担任天官侍郎时,审言参与朝廷的判案工作,有人对他说:“苏味道一定会死。”他惊讶地问为什么这样说,回答说:“他看到我的判词,会感到羞愧而死亡。”他又说:“我的文章应该得到屈原和宋玉的辅佐,我的书法应该得到王羲之的尊重。”他的这种骄傲的态度确实如此。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贬到吉州做司户。武后重新召回他,将要任用他,问他:“你喜欢吗?”审言恭敬地跳舞感谢。后来武后让他写《欢喜诗》,他完全符合她的要求,被授为著作郎,成为修文馆的直学士,最后去世。注释:
- 杜审言:字必简,唐才子传中记载他是杜甫祖父。
- 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是唐代京城长安所在。
- 预之远裔:指杜预是杜预家族的后裔。
- 宋守节榜进士: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进士。
- 隰城尉:唐朝的地方官职,负责地方治安管理。
- 恃高才:自视甚高。
- 傲世见疾:傲慢且引起他人的厌恶和憎恨。
- 苏味道:唐朝官员,曾任天官侍郎等职。
- 天官侍郎:古代官职名,相当于今天的部长或副部长。
- 判:此处指公文处理或案件判决。
- 屈、宋作衙官:指屈原和宋玉作为官员辅佐皇帝或治理国家的典故。
- 王羲之北面:形容书法造诣极高,可以与王羲之相提并论。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杜审言的经历展现了一个文人在官场中的起伏以及他的自信与谦逊,同时展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杜审言的才华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精炼,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唐朝时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以及对人才的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