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管为布衣交,管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唐才子传 · 杜甫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他的母亲是武则天时期的人,而武则天的父亲是唐朝的大臣,所以杜甫出生在唐朝。他的家族原本就非常富有,但是他的父亲因为犯了罪而被贬为庶民,所以杜甫从小就过着艰苦的生活。他在十六岁时就已经失去了父亲的依靠,不得不到吴越和齐赵一带去谋生。李邕对他很赏识,先来到他家与他见面。他参加进士考试却没有考中,后来只能在长安城流浪。
天宝十载(751),玄宗皇帝朝献太清宫、飨庙以及郊祀,杜甫上奏了三篇赋文,得到了皇帝的赞赏,被派去待诏集贤院,让宰相们来测试他的文才。他被提拔为河西尉,但是他没有接受这个职位。后来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他多次献上赋颂,自称为道。并且说:”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等到我的父亲审言以文章显扬,我靠继承家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已经四十年了。但是我衣不盖体,经常寄食于人,我很担心自己会转死沟壑之中,伏望天子能够哀怜我。如果我能像先祖那样得到官职,摆脱长期受辱的地位,那么我就能够在诗作方面,虽然不能鼓吹六经,但是却能够先鸣数子,达到扬雄、枚皋那样的水平。有这样的才能,陛下您难道忍心抛弃吗?”
当禄山发动叛乱的时候,天子逃入了蜀地,杜甫也避祸到了四川西部。肃宗即位之后,杜甫从鄜州出发,穿着破旧的衣服想要投奔行营,却被叛军俘获了。到了至德二年(757),杜甫又逃亡到了凤翔,向肃宗请求拜见,被任命为主爵左拾遗。他与房管是朋友,房管当时战败,又被琴客董廷兰牵连罢相,杜甫上书皇帝说:”罪状微小,不应该免掉大臣的罪过。”皇帝大怒,命令三司调查他的问题。宰相张镐说:”如果杜甫抵赖罪过,就会阻断言路。”皇帝这才息怒,不再追问。当时各地都被敌人占领,杜甫家寓在鄜州,一年当中生活艰难困苦,他的子女甚至饿死在家中,因此皇帝答应让他亲自去察看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