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云]小生曾到那花园里,已经两遭,不见那好处;这一遭知他又怎么?[红云]如今不比往常。
[煞尾]你虽是去了两遭,我敢道不如这番。你那隔墙酬和都胡侃,证果的是今番这一简。[红下]
[末云]万事自有分定,谁想小姐有此一场好处。小生是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到那里搿扎帮便倒地。今日颓天百般的难得晚。天,你有万物于人,何故争此一日?疾下去波!读书继晷怕黄昏,不觉西沉强掩门;欲赴海棠花下约,太阳何苦又生根?[看天云]呀,才晌午也,再等等。[又看科]今日万般的难得下去也呵。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恨杀鲁阳贪战,不教红日西沉!呀,却早倒西也,再等一等咱。无端的三足乌,团团光烁烁;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轮落?谢天地!却早日下去也!呀,却早发擂也!呀,却早撞钟也!拽上书房门,到得那里,手挽着垂杨滴流扑跳过墙去。[下]
【译文】
[末]我到花园里已经两次了,但都没找到好的景致,这一次又怎么样呢?[红]如今不同往常。
[煞尾]你虽然去了两次,我敢说这次比上一次还好。你隔着墙的酬和都胡侃,证明这一次是真谛。[红下]
[末]事情自有定数,没想到小姐有这样好的风景。我是猜诗谜的社家,风流隋何,浪子陆贾,到那里就倒地。今日颓天百般难得傍晚,天,你有万物于人,为何争这一天?疾下去波!读书继晷怕黄昏,不觉西沉强掩门;欲赴海棠花下约,太阳何苦又生根?[看天]呀,才中午也,再等一等吧。[又看科]今天万般难得下去也啊。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恨杀鲁阳贪战,不教红日西沉!呀,却早到了西边,再等一等吧。无端的三足乌,团团光烁烁;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轮落?谢天地!却早日下去也!呀,却早发擂也!呀,却早撞钟也!拽上书房门,到那里,手挽着垂杨滴流扑跳过墙去。[下]
【赏析】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是莺莺与张生在花园相会时唱的曲子。全曲以莺莺的口吻抒写她对张生的思念之情。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起首两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边塞秋景图。这里用一“残”字,既写出了秋风萧瑟、日暮天寒的气氛,又暗示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心情。接着两句,作者由眼前之景而联想到故国的山川草木,从而抒发了自己怀古伤今的无限情怀。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晓风干雨入晴空,更何处、无人伦与共。”这是对当时长安城的繁华景象的描写。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物的活动:如张解元宴请宾客、掷骰喝酒、斗鸡射箭、歌舞宴乐等场景。这些场景的设置,既为莺莺与张生的相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也使这一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碧纱窗外小栏杆,新贴绣花毡。吹罢《长相思》,篛拂低朱帘。”这三句诗是莺莺对张生在庭院中弹奏琵琶的情景的描述。其中包含的人物有莺莺、张生、侍女等人。他们在一起欣赏音乐、品味生活、交流情感、表达心意。这种情景既符合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也符合封建社会礼教的规范要求。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最后两句是全曲的主旨所在。这两句话概括了全曲的主题思想,即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礼教对于人们情感束缚的严重性以及人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欲望。
这首曲子通过莺莺与张生的爱情经历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人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它不仅是一首抒情佳作,更是一部富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