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杨君子,才为博士优。
儒官清似水,学舍小于舟。
吴地仍多潦,淮田薄有收。
虽非温饱计,足解友朋忧。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西蜀杨君子,才为博士优。
    注释:《送杨刚中赴淮安教授》中的“西蜀”指的是作者的故乡四川(古代以成都为中心划分的蜀地),而“杨君子”则指代杨刚中,这位被选派到淮安去教授学问的年轻学者。诗中通过“才为博士优”表达了对杨刚中才华的赞赏。
  • 儒官清似水,学舍小于舟。
    注释:这里的“儒官”指的是儒学官员,“学舍”即学堂或讲学之所,诗人以“水”(清澈透明)和“舟”(小而坚固)作比,形容杨刚中虽身为儒官,却如清水般清明无瑕;而学堂虽小,却如同坚固的小舟,承载着知识的传递。
  • 吴地仍多潦,淮田薄有收。
    注释:“吴地”指苏州一带的水乡地带,这里可能指杨刚中将要前往的地方;“潦”是洪水,这里指吴地常有的水患,使得当地农田受到损害;“淮田薄有收”意指虽然淮安地区的田地遭受洪灾后有所减产,但杨刚中的到来或许能带来一些帮助。
  • 虽非温饱计,足解友朋忧。
    注释:尽管当前的状况并不是解决温饱的根本之计,但杨刚中的到任能够缓解友人和师友因时局不稳而产生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和支持。

赏析
本诗通过对杨刚中即将前往淮安教授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教育工作的重视。首句点明杨刚中的身份和才华,第二句通过比喻描绘了他清新脱俗的形象,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学识之高。接下来三句通过描绘吴地的自然灾害以及淮安地区的农业状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杨刚中到来所抱有的期望和信心,认为他的到任能够为人们带来希望和安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