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分争几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
俗儒槩执春秋义,何忍斯民久倒悬。

孟子 王道劝齐王

列国分争几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

俗儒槩执春秋义,何忍斯民久倒悬。

注释:

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仁政”和“民本”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道:指君王应遵循的正道,即以德治国、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

列国:各个国家。

争:争斗、纷争。

几百年:数百年。

人心:民心、民意。

天命:上天的意志或命运。

概:大概、大体。

执:坚守。

春秋:春秋时期,指的是《春秋》这部史书。

义:正义、道理。

何忍:怎能忍受。

斯民:这里的“斯”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些”。

久倒悬:长期处于困境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孟子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的批评。诗中描述了各国之间的纷争已经持续了数百年,但人心和天命却并不和谐,这反映出孟子对于当时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的现状的不满和忧虑。他认为,如果只是凭借武力来解决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只会变得更加复杂,人民也会陷入更加深重的困境。因此,他主张君主应以仁义为本,以德治国,关心民众的疾苦。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表达了孟子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希望君主能够以仁义为治国之道,关心民众的生活,让人民过上安定祥和的生活。这种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成为了许多政治家、思想家的指导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