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剔忠良诧肉林,当年愁绝父师心。
道传未信奴为辱,俗古方知化独深。
上念成汤思自献,下逢周武是知音。
野烟无地寻遗庙,空咏芃芃麦秀吟。
箕子庙
箕子庙,是祭祀商末纣王时被流放到箕地的大臣箕子的庙宇。箕子,名胥余,他是商朝的贵族,因劝阻纣王的暴政而受到纣王的猜忌,被迫离开都城,到边远地区去。他的忠心遭到纣王的猜疑和不信任,最后被迫出走,成为箕地的百姓。
刳剔忠良诧肉林:在古代,忠良之士常常被残忍地杀害或驱逐出境,他们的肉体被挖出来做成肉饼,在肉林中陈列。这里的“刳剔”,意为剖开、挖空;“忠良”是指忠于国家的人;“诧”是嘲笑的意思;“肉林”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将人的尸体剁碎后放在肉堆中,用来警示后人。
当年愁绝父师心:指纣王对自己的父亲和老师感到失望和痛苦。纣王的父亲和老师是殷商王朝的重要人物,他们曾经为商朝的兴盛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由于纣王的残暴统治,使得这些忠良之士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只能含冤受屈,最终被纣王所杀。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痛苦和绝望。
道传未信奴为辱:这里说的是历史上的故事。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纣王为了证明自己的力量,曾让奴隶们表演各种技艺,其中包括用身体来表演舞蹈。然而,这些奴隶们却因为忍受不了这种残酷的刑罚而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纣王的统治手段非常残暴,但他也有一定的智慧和勇气,能够利用自己的力量来证明国家的强大和繁荣。
俗古方知化独深:“俗古”是指古代的传统习俗;“化独深”则表示只有深入理解古代的传统习俗,才能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这里的“化独深”,指的是只有深入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把握国家的命运和未来的发展。
上念成汤思自献:这里的“成汤”是指商朝的开创者汤武;“自献”则是主动投降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纣王听到商朝的开创者汤武已经投降的消息时,他会感到非常惊讶和失望。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征服和统治这个国家,但却没有成功。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会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
下逢周武是知音:这里的“周武”是指周武王;“知音”则是相互理解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纣王遇到周武王时,他会感到非常高兴和感激。这是因为周武王是他的朋友和盟友,他们曾经共同对抗过强大的敌人。当他遇到周武王时,他会感到非常欣慰和放心。
野烟无地寻遗庙,空咏芃芃麦秀吟:这里的“野烟”是指周围的自然环境;“芃芃麦秀”则是形容庄稼长得茂盛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周围环境优美,但是没有地方可以找到箕子的庙宇。因此,人们只能在空旷的地方吟唱着赞美庄稼生长的诗句来表达对箕子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