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西山欲遍经,春风吹马上崚嶒。
千章古木隈崖寺,一点晴光守障灯。
石磕题名留故事,松阴遗榻对残僧。
婆娑最乐双泉水,润入高峰露气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白云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 白云寺 - 白云寺,这是一首诗的名字,描述了作者游览寺庙时所见到的风景和感受到的情感。
- 为爱西山欲遍经 - 这是说作者因为喜爱西山,所以想要走遍每一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 春风吹马上崚嶒 - 春风拂过,马儿奔腾,景色显得峥嵘险峻。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美丽。
- 千章古木隈崖寺 - 这里有两处关键词:“古木”和“隈崖”。古木指的是古老的树木,隈崖是指山崖的边角,这里形容寺庙被千年古木环绕着,显得历史悠久。
- 一点晴光守障灯 - “一点晴光”指的是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寺庙上的景象,“守障灯”可能是指寺庙前的灯笼或旗帜,用来保护和照亮行人。这句诗描绘了寺庙在阳光照耀下的场景。
- 石磕题名留故事 - “石磕”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景点的名称,“题名”指的是刻字或者留下标记,“留故事”表示这个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 松阴遗榻对残僧 - “松阴”指的是松树的阴影,“遗榻”可能是指废弃的床铺,“残僧”指的是和尚。这句诗描绘了寺庙中残留的僧人和松树之间和谐共存的画面。
- 婆娑最乐双泉水 - “婆娑”意为舞蹈的样子,这里形容水波荡漾的景象,“最乐”可能是指最美的时刻。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 润入高峰露气凝 - “润入”意味着水汽融入,“高峰”指的是山顶,“露气凝”形容山顶上的露水凝结成霜。这句诗描绘了高山上的清晨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白云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自然景象,如春风、古木、阳光、松影等,通过这些元素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对美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承的表达,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