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嚣嚣足污秽,既建神都风土美。
燕人重迁朽厥载,睿思作新思有泚。
一朝诏徙殊井疆,九陌香生通戚里。
炀城密迩不划去,适足囊奸养狐虺。
城复池隍莫嗟叹,一废一兴固常理。
今年戊子冬十月,天气未寒无雨雪。
禁军指顾旧筑空,郊遂坦夷无壅隔。
寂寞千门草棘荒,他年空有铜驼说。
我诗虽小亦王风,庶配商盘歌帝哲。
【注】:1. 南城:指洛阳。2. 复隍(huáng)谣:指《尚书大传》中的“禹平水,决汝、汉,而通四达之衢,以复于隍”。3. 睿思:智慧。4. 诏:《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译文】:《复隍谣》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洛阳城的变迁,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深沉真挚。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洛阳城的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诗人通过对洛阳城的历史变迁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南城嚣嚣足污秽,既建神都风土美。”这句话通过对“南城”的描述,展现了洛阳城的繁华与喧嚣。而“一日诏徙殊井疆,九陌香生通戚里。”则通过描述皇帝的迁都行为,展现了洛阳城的繁荣景象。
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诗的前半部分,作者通过描写洛阳城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在后半部分,作者则通过描绘洛阳城的繁荣景象,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