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截然如案齐,东山两崖如抱围。
洞中仙人去不返,老柏满岩空翠微。
我来天气三月初,山鸟山花皆友于。
野情本与樵渔熟,莫遣游人避使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和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文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带着问题读诗、析诗,找出关键诗句,结合注解进行理解分析。此诗写诗人游赏南山的所见,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怀。
首联:写南山的景致。“南山截然如案齐”,是说南山的山势高峻陡峭,犹如一把横断山间的案板;“东山两崖如抱围”,是说东山上的两崖,如同双臂环抱着它。这两句写山势陡峭而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颔联:写洞中仙人。“仙人去不返”的意思是:洞中的仙人已经离去不复返了。“老柏满岩空翠微”意思是:在洞口的老柏,苍翠欲滴,充满岩石之间。
颈联:写诗人自己。“我来天气三月初”,是说自己来到这个时节正是春天三月;“山鸟山花皆友于”,意谓山中的鸟儿和山间开放的花朵都与我成为朋友。这两句写诗人在春日游赏南山的感受和心情。
尾联:写诗人的感想。“野情本与樵渔熟”,意思说野外的情趣,我本来就跟樵夫渔人一样熟悉;“莫遣游人避使车”,意思是不要让来游览的人避开了使我高兴的车驾。这两句写诗人对游人的忠告。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赏南山,抒发热爱自然之情。全诗前半部分以写景为主,描写南山的雄浑壮美;后半部分写诗人在山中的感受和心情,抒发热爱自然的情怀。诗的前半部分先写南山的山势高峻陡峭,犹如一把横断山间的案板;再写东山上的两崖,如同双臂环抱着它。这两句写山势陡峭而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接着写洞中仙人已经离去不复返了,但山上的老柏依然苍翠欲滴,充满岩石之间。诗人来到这个时节正是春天三月,于是便有山中的鸟儿和山间开放的花朵都与他成为朋友。最后写诗人在山中的感受和心情,抒发热爱自然的情怀。
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平实,不加修饰,但写得非常真切、传神,生动地表现出了南山雄奇伟岸的气势。全诗意境开阔而清新,给人一种雄阔旷远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高山之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从情感上看,此诗表达出的是热爱自然的感情。诗人面对大自然的雄奇伟岸,不禁发出了“仙人去不返”的感叹,表达了对山中美景的向往之情;同时,又因为自己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感到十分高兴,因此发出“莫遣游人避使车”的感慨,表达了热爱自然的情感。
从艺术技巧上看,此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例如,“南山截然如案齐”句中的“截然”一词,写出了山势的高峻峭拔;而“仙人去不返”则把仙人比作去了不回头的人,更显得神秘莫测,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这首诗的主题是热爱自然。诗的前半部分写景色,后半部分写感情;前半部分写景色时,又分写了南山和东山两个不同的场景,分别描写了它们的特点和变化;后半部分写感情时,又分写了自己和朋友两个不同的角度,既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又写出了与朋友共同的感受——对自然的热爱。这样层层深入,使得诗歌既有层次感,又富于变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